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澍森、柑橘通訊員易兵)近日,種植丘陵山地果園生產機械化推進活動在宜昌市夷陵區舉辦,好幫農機行業及國家柑橘產業技術體系的手丘專家學者,省內丘陵山區市、陵山縣農機中心負責人及農機合作社代表等300余人參加活動。地果活動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園生宜昌國家柑橘產業技術體系機械化研究室、產機成功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械化行動華中農業大學聯合主辦,推進還邀請國家級專家學者現場開展技術培訓,啟動送上柑橘種植“科技大餐”。柑橘
水果產業的種植發展為廣大山區農民脫貧致富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好幫采用人工種植為主的手丘果園一直面臨勞動力老化、運輸勞動強度大等突出問題。當地果農告訴記者,以前丘陵山區的果實運輸主要靠老百姓肩挑背扛,既辛苦又危險,尤其碰到坡面較陡的果園,背上果子人都站不穩。為了解決“柑橘下山”的難題,活動現場展示了山腰處一筐剛采摘的柑橘,通過果園軌道運輸機,安全迅捷地運送至山腳的過程,大大節省了勞動力和運輸成本。除了簡單運送柑橘外,軌道運輸機還可以把其他的小型機械設備,比如打藥機等果園里面作業的其他機械設備,運輸到田間工作,方便實現果園的綜合機械化。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包括軌道運輸機在內的50多臺農機在柑橘果園穿梭,全方位展示了開溝、施肥、除草、修剪、植保、田間轉運、水果采摘、水果套袋等果園生產環節前沿技術與農機科研成果。
“果園機械化既是種植柑橘的好幫手,也將是果園實現智能發展、智慧發展的必由之路。”省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現場推進活動,對于推廣適宜丘陵山區特色產業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加快補齊我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短板與弱項,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更好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該中心積極組織省內科研機構,加大對新機具、新技術、新裝備及新模式攻堅研發及成果轉化力度,強弱項、補短板,先后研發轉化山地軌道運輸機、板栗采收機、油茶剝殼機、荸薺采收機等農機科技成果,在丘陵市縣開展機具轉化試驗、實施示范推廣項目,持續有力推動丘陵山區農機化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