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安永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COIN)最新研究預測,未中外投未來2~3年,國對中國對外投資將達到前所未有的加速水平,其中對外直接投資有望在未來三年內每年增長20%~30%。安永盡管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將在未來2~3年內加速,未中外投但是國對金融機構的步伐仍然謹慎。
安永統計數據顯示,加速2010年和2011年前9個月,安永資源行業的未中外投并購活動在交易量和交易額方面居首位,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國對然而在資源行業中,加速2011年前9個月的安永能源行業每宗交易額相比2010年出現了下降。
安永COIN全球與亞太區主管合伙人周昭媚表示:“這可以歸因于石油價格的未中外投下跌和中國企業交易戰略的變化。以前中國的國對企業海外并購主要是想獲得控股股東的位置,現在他們更看重在全球的包銷權,所以并購中股權的比例會有所下降。”
與大家預計的不同,在歐債危機中,中國金融企業并沒有大規模進入抄底。安永表示,盡管2011年歐洲發生了信用危機,但和2010年相比,2011年的前9個月,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交易仍然非常穩定。
安永交易咨詢部中國海外投資主管合伙人吳正希認為,金融機構的并購沒有急速上升,主要是金融的并購更加復雜,涉及很多方面。金融業并購最大的特點是,在標的國的監管和當地宏觀環境的影響非常巨大。因此,中國金融機構的步伐非常謹慎。
周昭媚認為,“雖然說交易的數額比較少,但是中國的四大銀行,不斷地把它的腳印印在別國里。不停地開分行,其實除了并購,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擴張)增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2009年以后,并購在金融行業,一直都是風險比較大的,我相信,中國金融行業的人員也會比較小心,寧愿做得比較穩妥一點。”
吳正希表示,中國金融行業在海外的并購一直是兩股力量在交織。一股是交易量比較大的,中國的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在成熟地區或者非成熟地區的并購。第二股是一些功能性的并購。中國的金融機構,對自己特別缺乏的或者急需要提升的、功能性的領域進行并購。比如資產管理、特殊保險、特殊產品的設計公司。這些并購的交易量不大,但是對中國金融企業的產品升級、提升品牌和技術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