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馳真算得上國內小型車的更平老人了,從2002年樸樹唱著《Colorful Days》推出的順更試駕第一代算起,如今經歷了三代車型,安全也到該換代的汽豐年頭了。9月28日,田全一汽豐田推出了第三代威馳的新威換代車型(下文稱 全新威馳),售價從6.98萬-11.38萬元。更平雖然是順更試駕中期該款,動力依然沿用1.3L/1.5L發動機,安全但卻把老舊的汽豐4AT變速箱換成了CVT,全系標配VSC電子防側滑和發動機啟停,田全外觀上也有了不小改動。新威而我今天的更平目的就是看看全新威馳還有沒有刮起新風的能力。
外觀 KeenLook的順更試駕進化 車頭更年輕
全新威馳雖然和老款一樣,依然采用Keen Look(犀利目光)的安全設計元素,但明顯這次更犀利了。最大變化集中在對車頭的重新雕刻。原來平直的鍍鉻進氣隔被更立體的V字取代,梯形下格柵里頭塞進了一沓百葉窗一樣的造型,大燈也變得更尖銳,整個看起來一下兇狠了不少。
老款車頭比較平直流暢,整體性不錯但過于溫和。全新威馳把更多筆墨放在來構建車頭立體感的任務上,格柵和大燈不再緊密相連一體,前杠線條也更豐富多變,這些視覺元素組合在一起構建了更飽滿的視覺效果。
不管是老款威馳還是RAV4,豐田都喜歡在車上加點兒小風刀。先甭管能不能優化到空氣動力學,但起碼能優化視覺就夠了。
作為中期該款產品,新威馳車頭部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確給予給消費者更多新鮮感和提高了辨識度。但功能性上的改變沒什么驚喜,除了LED尾燈是全系標配以外,帶透鏡大燈和LED日行燈都僅作為頂配專屬出現,而老款全系沒有倒車雷達這事兒依然存在。
內飾/空間:內飾沒變 后排腿部空間充裕內飾 基本完全沿用老款
全新威馳內飾和老款相似度至少90%以上,只對一些細節進行了微調,比如說空調旋鈕鍍鉻裝飾環的位置以及頂配車的光感儀表、出風口拐角的弧度等。成本所限,大面積硬塑料不可避免,好在仿皮革紋理壓花細膩,加上亂真的假縫線處理,視覺效果并不廉價。
空調旋鈕的鍍鉻裝飾環移到了旋鈕頂部,看上去更有檔次。內外循環切換依舊使用“懷舊”的大撥桿樣式,雖看上去不怎么美觀,但勝在操作便利準確。
空間:后排腿部空間得以優化
全新威馳在長度上略有提升,軸距與老款保持一致,屬于同級別基本水準。不過豐田的設計師把前排靠背設計得更薄來為后排腿部空間增容,再加上純平的后排地板,182cm的體驗者在后排可獲得充裕的腿部空間。1490mm的高度沒什么太大優勢,前后排頭部空間表現一般。
全新威馳在儲物空間方面總體表現一般,如果說新加入的中控臺雙層儲物格更合理優化了前排儲物空間,那么后門板上依舊不提供任何儲物格,就顯得對于后排乘客的儲物需求關懷不夠。后備箱容積沒有任何變化,但內部結構比較平整,僅頂配車型支持后排座椅比例放倒有些不盡人意。
動力:4AT變CVT更平順 全系標配防側滑
全新威馳動力和老款保持一致,全系共提供1.3L和1.5L兩款動力。傳動部分除了提供5速手動變速器外,在自動擋車型上終于撤換掉了4AT,換成可模擬8擋的CVT變速器。盡管之前那臺愛信4AT在平順性和傳動效率方面都沒什么大毛病,但4擋顯得太寒酸了。CVT變速器不僅擁有更平順的駕駛感受,同時在提高燃油經濟性方面也會提供幫助。
這臺可模擬8擋的S-CVT變速器之前已經在卡羅拉、RAV4榮放等許多車型上服役,屬于豐田在國內的第三代CVT變速器,也是專為國內設計的產品。S-CVT通過撓性鎖止技術幫助減少液力變矩器帶來的扭矩損失,提高傳動效率。
輕盈的油門很日系,加上變速箱的撓性鎖止讓起步變得很利落。這種感覺會讓城市中的走走停停變得簡單,油門開度很好掌握,中低速行進時很容易用油門來控制車速。對于突然間的大腳油門,變速箱反饋還算及時,車輛動態響應往往是與發動機轟鳴同時到來,只是CVT變速箱的特性,線性持續的加速過程不如AT來得拳拳到肉。
雖然全新威馳采用了電子助力轉向,但手感方面表現還算沉穩,并不像某些車一樣輕的發假。而且助力也沒有“吃掉”所有路面回饋。雖說談不上多么犀利精準,但對于一款整價位的車而言,準確性可以接受。只是我感覺曠量略微有些大。
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結構懸架在同級中比較常見。對于全新威馳底盤的表現也可以說符合這一級別標準,整體偏柔軟,對于一般路面的震動過濾柔和,行駛在城市鋪裝公路時對于舒適性的保障不錯。但面對減速帶時明顯可以感覺到避震器不太有勁兒,有些拉不住車身,尤其后排乘客的拋離感比較嚴重。
總結:
上一代威馳的外形有點過分追求中庸圓潤,缺少個性,也缺少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激情。全新威馳更加激進年輕的前臉設計無疑可以博得更多消費者的眼球,在外形方面比一般品牌改款要成功不少。
另外,換掉了老舊的4AT,全新威馳終于摘掉了自己的“軟肋”。雖然綜合來看全新威馳配置并沒有絕對高出對手一頭,但好在其將VSC電子防側滑以及發動機啟停等最能打動消費者的配置做到全系普及。可見豐田看準了同級對手入門版車型配置過于“乞丐”的規律,將核心配置下放,增強入門版本產品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