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是家具指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很多家具品牌企業(yè)家眼中,市場o2o電商模式是面對模式借助線上渠道為線下服務攬客,而消費者亦可在線上便捷地篩選商品和在線結算。電商
曾任垂直電商美樂樂家具品牌總監(jiān)的化未何走潘守正曾表示,家具品牌不能一味追求線上流量,家具還要將資源放置于銷售終端店鋪。市場于是面對模式便有了原本線上起家的美樂樂、齊家網等品牌,電商近年來大舉增加實體店成分,化未何走在國內多個城市開設線下體驗店。家具
時至今日,市場業(yè)內基本已達成共識,面對模式家具電商“o2o”模式有利于發(fā)揮家具品牌終端店鋪的電商優(yōu)勢,減輕品牌線上線下沖突的化未何走矛盾。但矛盾真的解決了嗎?
事實上,雖然許多家具品牌都在嘗試“電商”,但是真正成功者很少。家具類產品,特別是高端家具,嚴重依賴消費者對產品的實際體驗。家具電商當前面臨“消費者線下體驗與線上銜接”、“終端產品銷售管理體系”等難題。
一、線上線下易互相拆臺
很多家具商家在“觸電”的時候引入了o2o模式,希望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豈知反而為其所累。
一些家具商家引入o2o,稱之為線上看價格,線下做體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線上的運營隊伍為了沖業(yè)績,目標集中在讓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另一方面,實體店的銷售人員也會因自己頭頂上的業(yè)績壓力,用力說服消費者在實體店成交。
更優(yōu)惠是線上銷售人馬握有的籌碼,雖然線上和線下的款式會有所不同;而另一邊,線下銷售團隊則握有實物體驗優(yōu)勢,而這似乎也是家具商品全面實現網上運營無法逾越的屏障。
作為規(guī)則制定者,這種“互搏”是否違背了商家的本意?商家又是如何看待并著手解決呢?繼續(xù)深化線上和線下產品區(qū)隔是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方案。
二、家具賣場認為統一好
在選擇于天貓、京東這類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時,很多在線下有實體店面的家具品牌,往往會單獨開辟出一個專供網購的產品系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線上專供款。這些品牌家具或建材廠商在網上銷售的家具產品,消費者在線下實體店里,很難找到相同型號的產品。力推線上、線下產品線區(qū)分的大多是家具或建材廠商。
然而,對于區(qū)分線上、線下產品線,一些o2o電商運營商家則認為,這會給消費者造成混亂的感覺。事實上,線上、線下兩幫人馬手上都有一定的折扣權限,為了爭奪銷售額,便會出現線上和線下“左右手互搏”的局面,甚至有可能會打亂品牌原有的價格體系。這些人認為線上、線下統一才是最佳選擇。
家具建材產品需要體驗,需要人與人面對面交流之后產生的信任,體驗是家具賣場的核心功能。顧客可以在線上商城查詢商品、瀏覽活動資訊,看中了就來線下體驗。如果二者不對應,線下體驗便無意義。
三、電商考核不應僅憑業(yè)績
“做B2C的人都很清楚,什么位置的流量進入了哪個頁面,最終是否有成交,成交了哪個產品,在天貓的后臺都能跟蹤得到,這樣可以及時針對流量的引入位置,以及著陸的產品進行分析調整,贏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資深電商人士表示,“如果把流量引入線下,線上不成交,那網站上所能得到的數據僅僅為訪問量、獨立訪客、跳出率、頁面到達率等不具有營銷性的數據。”
很多的“觸電”企業(yè)僅僅根據上述幾項數據來考核投放團隊的業(yè)績以及渠道的投入預算,憑借最終的銷售業(yè)績來衡量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業(yè)績,予以決定投放和考核,從而很容易導致內部矛盾的激增。
o2o雖然是簡單的從線上到線下,網站推廣和門店銷售,但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把進入網站的流量,導入線下門店,以及在導入的過程中,究竟是哪個團隊的執(zhí)行出了問題、處罰哪個團隊、獎勵哪個團隊、提升哪個環(huán)節(jié)等,這些都需要有一個完善的流量轉化漏斗和評價體系。
從產品渠道來講,同一品牌的線上和線下,它們或多或少是存在內部競爭的從他們統計的數據來看,確實存在一定的重合度,但銷售重疊的部分不超過2%,彼此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線上、線下加起來的銷售總量,大于原來只有線下的時候。
線上和線下產品做區(qū)分是一方面,家具產品換了型號,也就換了本質。另一方面,我們更多的是利用網絡引流,鼓勵線上客服人員把潛在客戶向本地實體店疏導,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線下成交,正所謂線上比價、線下成交。”李建臣還意識到,假設沒有網銷部分,把流量全給到線下也不見得都能轉化成交。“畢竟,作為一家建材經銷商,除了面對其它品牌,還面對著來自同行經銷商的競爭壓力。”
因此,網銷不能丟,但如何衡量線上和線下兩條內部銷售渠道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避免出現因為分配不公而造成“飛單”的可能性?
事實上,很多建材商家在實踐o2o時,都推出了類似的營銷策略,尤其是木門等,這些領域被業(yè)內評價為“重度o2o屬性”的家具品類,比起家具日用品、小型家具等安裝相對簡單的“輕O2O屬性”品類,這些產品需要經歷上門測量、復尺、出圖、安裝等復雜程序,體驗性更強,線下部分的作用往往更為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