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只遷組圖上海靜安區5棟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網友歷史建筑成功完成平移。
老建筑平移是拆遷很多國家用來保護文物的一種方法,不管是夢破在世界還是在國內都不屬于首例。
但這次平移技術卻是上海國內首創,不僅跨越累積遷移距離大,保護不拆效率也是建筑驚人。如果按傳統方法,新招像這樣的只遷組圖一棟房子平移200多米,沒半個多月肯定完不成,網友但上海這次的拆遷平移卻只需要半個小時。根據專家說:一個晚上就能完成5棟建筑累積平移2公里的任務。
關鍵是這次采用的SPMT液壓平板車平移,對周圍環境影響還非常小。
而老樓房被移走后,原來的地方會再改建一個地下四層的空間,滿足停車和運管功能,實際是給原來五棟老建筑增加了新的生命力。
看到現場工人把一棟幾層高的老建筑像移動積木那樣移走,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很多人都紛紛叫好:這要是早早就發明,以前很多老建筑都不用被拆掉了。
雖然上海靜安這次的平移技術很先進,但這樣的建筑平移例子在我國已經不止一起。
比如,上海除了靜安區的老建筑,還平移過音樂廳,玉佛寺大雄寶殿。
圖:在平移中的音樂廳
圖:在平移中的大雄寶殿
濟南的一棟百年修女樓就曾被平移76米,轉向20度,用時1小時20分鐘。
福建廈門后溪長途汽車站主站房:平移距離:288米,平移建筑總重量3萬多噸,轉向90度,創造了中國平移面積最大、荷載最重,距離最遠的單體建筑平移之最,還曾申請了吉尼斯紀錄。
我國的平移技術雖然比別的國家起步晚60年,但如今的技術水平和平移總量已經遠遠超過其他先進國家。
看到上海這次的老建筑平移,有人開玩笑說:拆遷夢破了。相信這樣的平移技術會越來越厲害,以后房子如果能裝上車轱轆就走,拆不起的房子也可以不拆,再也不用擔心釘子戶了。
大家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其實很多房子如果不是因為歷史背景和本身的設計、裝潢有價值被保留,普通住房并不值錢,最值錢的還得是地理位置。
所以,先進的平移技術真的很好地解決了一些受保護的建筑拆掉可惜、不拆又影響整體規劃的問題。
但像用于解決拆遷釘子戶這樣的事目前還是不大可能用平移技術吧?想想這移一下花銷肯定也不小,何況,移哪合適?移太遠也不實際啊。
除非往后這技術再厲害了,就跟《飛屋環游記》里一樣,把液壓平板車改成翅膀吧,直接升空想放哪放哪。
不過,這樣的技術也不是不可能實現,畢竟現在的平移技術已經越來越厲害了。你們說呢?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