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財政部16日發布的中國債繼T IC(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6月份我國減持美國國債240億美元,月再元化減持規模位列今年第二。減持這樣算來,美國截至6月底,續釋信號我國共計持有美國國債8437億美元,放外仍為美國第一大債主。儲多
數據顯示,中國債繼自去年10月開始,月再元化中國一直處于減持美國國債的減持通道中,減持額度分別為2009年11月間的美國93億美元、12月間的續釋信號342億美元、2010年1月間的放外58億美元和2月間的115億美元。而自今年3月起,儲多中國開始增持美國國債,中國債繼3月和4月分別增持177億和50億美元。今年5月間,中國進行了今年規模最大的一次減持,減持規模為325億美元。
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4543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給國家外儲投資出了很大難題。截至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投資仍以美國國債為主。外匯局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國債市場,美國國債具有較好的安全性、流動性和市場容量,交易成本較低。長期以來,它既是其國內投資者(美國國內對其國債的投資超過50%),也是國際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對象,世界很多中央銀行都持有美國國債。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美元指數開始持續下跌,盡管目前美元指數有反彈的趨勢,但是美元走軟的風險仍在加大。有分析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外儲有可能將手中的美元資產更多的分散至日元、歐元等其他幣種的資產。事實證明,中國的外儲也在進行這樣的嘗試。
日本長期國債市場中的10年期國債利率日前一度降至0.995%,這是自2003年以來日本的長期國債利率首次跌破1%的大關。一般來說,當大量資金涌入國債市場之后就會造成長期利率下跌。目前日本國債受到國際投資者的追捧,日元持續升值,有分析認為中國正是其背后重要的推動力量。據媒體報道,中國6月增持約53億美元的日本國債。
目前我國買入日本國債,釋放出國家外匯儲備開始多元化的信號。業內專家表示,這一輪調整外匯儲備結構的時機把握得非常好,“一增一減”間,一定程度上實現外儲多元化的同時,也足見管理層操作的智慧。但是,也有分析認為,盡管中國在促進投資多元化,并開始嘗試增加其他國家的國債,但可選范圍實在太窄,美國國債仍然是中國“逃不開”的選擇。T IC顯示的數據也未必是中國真正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額,中國可能通過第三方購買并持有美國國債,而這個數據美國財政部的統計方式不能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