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 3D 打印的面開移動機器人在原型設計上參考了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它不僅可以在坑坑洼洼的酷Gb開沙地上順暢行駛,搖臂轉向架也高度模擬“好奇號”,發者發教環繞攝像頭可以進行第一視角拍攝,自研而隨著擴充配件,它也能夠伸出機械臂抓取物體,開發者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集成自定義控件和數據進行各種操控。
整個Fusion 360項目可在CAD文件夾中找到,下載.f3z文件,然后在桌面Fusion 360中打開它。
輪子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原始的好奇心樣式輪子,可以一次打印?;驅ars 2020型車輪分為兩部分進行印刷,而外部則可以采用柔性塑料(例如TPU)進行印刷。如果您的打印機可以在TPU中打印,則首選rover_2020_wheel_flex.f3d輪子,因為它們可以提供更大的抓地力。
克蘭茨是一名嵌入式軟件開發人員,他對 DeepTech 表示:“當時制作這個項目并沒有特定的原因和需求,只是對火星車的搖臂轉向架移動方式非常感興趣,于是想要搭建一個更大的項目,包含許多不同的零件、電子設備、編程和 CAD 設計,CAD 和一些相關設計都是自學的,斷斷續續建造了大約一年時間。”
開發者手工 DIY 火星車(來源:Jakob Krantz)
火星車的零部件制作
有三種通信方式可以保持與這輛火星車的聯系,通過移動流動站上的三向開關,可以選擇啟動模式。WiFi站+ LoRa,僅LoRa或WiFi AP,一旦有人連接到Websocket服務器或通過LoRa控制了Rover,Rover將自動發送遠程信息處理數據。
初步組裝完成后的成品如下圖所示,雖然功能可能有限,但氣勢上不會輸,一臺自制火星車閃亮登場。
DIY 火星車成品
最后,就是實戰環節,它的機械臂可以實現多關節控制,搖臂轉向架系統能使其在起伏較大的沙灘上暢通無阻:
雖然小有所成,但作者表示,做這個項目暫時并沒有太多商業化的想法,所有設計和代碼目前都是開源的,項目仍需要進行大量調整才能使開放源代碼版本更加完善,基于目前的基礎平臺,任何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都可以進一步參與構建它,如果你對這個民間火星車感興趣,或者想直接為這個開源項目做貢獻,歡迎參考:
火星車:
遙控器:
最后再放上幾張美圖:
猜你喜歡(點擊下劃線即可跳轉閱讀)
自行車實現無人駕駛,背后究竟有何“天機”?
會飛的汽車來了!旋翼式陸空兩棲智能飛車研發成功
看完這篇文章,還不會做平衡小車,你來打我。
?最 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