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計算機學獎2013年中國計算機大會上,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吳宏杰的院博優秀學術論文“GPCR跨膜螺旋的結構拓撲建模及其預測方法”被評選為大會優秀論文獎,成為本次大會投票評選出的士生算機兩篇優秀論文之一。
中國計算機大會創建于2003年,年中是國計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全國計算領域綜合性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論文學術、技術盛會,計算機學獎每屆有超過2000名專業人士參會,院博優秀是士生算機一個體現高端性和專業性的內容豐富的大會。
GPCR是年中一種跨膜蛋白,是國計人體內最大的信號傳導蛋白質超家族。目前世界前200個最暢銷藥物中超過10%都是論文以GPCR為靶點。通過傳統實驗手段研究GPCR結構的計算機學獎成果曾獲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通過多尺度計算模擬方法研究復雜化合物特性的院博優秀成果獲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官方頒獎詞總結道:“……對于今天的士生算機化學家來說,計算機就像試管一樣重要。模擬過程是如此的真實以至于傳統實驗的結果也能被計算機預測出來。”
吳宏杰博士的獲獎論文用計算建模的方法研究了GPCR跨膜螺旋的幾何特征,為用計算方法預測蛋白質結構提供了一種解決案例。該論文發表于《計算機學報》2013年36:10期的2168-217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