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丹桂時節,門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火熱進行。推開以“無礙”助“有愛”,扇揭用心用情為殘疾人提供便利,秘夢貫穿于亞殘運會的想被籌辦始終,殘疾人與健全人之間的灌溉團結互助更彰顯了浙江殘健共融、平等尊重的門環境氛圍。浙江在線推出特別策劃“有愛無礙 拼出美好”,推開通過對文旅、扇揭就業、秘夢交通、想被體育、灌溉人文、門科技等“無障礙”的推開細致洞察,向世界展現一個“無微不至”的扇揭浙江。
浙江在線10月27日訊(見習記者 高雅)世界上有一種“門”,用愛來推開,你知道是什么“門”嗎? 10月24日,在杭州市蕭山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的兒童康復部,記者發現了這些“門”,無數特殊兒童在這里通過細心耐心的引導幫助之后,跨過人生的門檻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每種色彩都會盛開
下午三點,陽光明晃晃地灑在蕭山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的走廊上,雖已是深秋,但卻無比溫暖。
杭州市蕭山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書記、主任王文香帶著記者,輕輕推開了康復部走廊左側的第一扇門,來到了太陽班。
灑滿陽光的走廊 見習記者 高雅 攝
映入眼簾是幾幅色彩明麗的畫。紅的像火,藍的像海,一簇簇熱烈地“開在”大樹上。
“這都是孩子們自己畫的,是不是很有創造力?”王文香自豪地問。
孩子們的作品《秋天的樹》見習記者 高雅 攝
原來,為了兼顧智力障礙、腦癱、孤獨癥等不同特殊兒童的需求,康復中心設有點托、半日制、全日制等多種服務模式,醫生、治療師、特教老師組成了一只專業的跨領域團隊,針對每個孩子制定專屬教育計劃。
“對于選擇點托方式的家庭,我們會通過家訪掌握孩子的康復進程,也會有工作人員定期上門,把服務延伸到家里去。”王文香說。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社會化程度,中心還引入了社會力量,每月都為孩子們精心設計各種統整活動。比如亞運會開幕前,中心就組織孩子們一起參觀了亞運場館。
此時,兩個小朋友從隔壁有說有笑地出來,墻壁上寫著“水療室”,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利用水的溫度和浮力來達到降低肌張力、肌痙攣等功效。
“不只有水療室,”王文香邊走邊說,“中心還配置了音樂治療、虛擬教室等等,這樣訓練會更加精準高效。”
如同秋天碩果累累的大樹,用心用愛的付出也定有回報。目前,中心共有0-9周歲特殊兒童153人通過融合康復教育順利融入普通幼兒園或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王文香主任正在介紹孩子們的作品 見習記者 高雅 攝
談起成果,王文香感慨地說:“我們是浙江省首批殘疾兒童省級定點康復機構,也是蕭山區唯一一所四星級特殊教育幼兒園,自2011年成立已經十多年了,未來還要繼續努力!”
每個孩子都會被寵愛
在月亮班,我們推開了第二扇門。
“黏在這里好不好?”老師周楚楚正在教孩子們做粘土畫,天馬行空的想象飄蕩在房間里。
這是她來到中心從教的第五個年頭。“我大學選擇的專業就是特殊教育,畢業之后也沒有想過從事其他職業。因為特殊兒童需要我們更多的愛護,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正在授課中的周楚楚老師 見習記者 高雅 攝
周老師還分享了一件讓她感到無比暖心的事。“有的小朋友剛開始比較靦腆,但在慢慢接觸中會開始信任我、依賴我,甚至放學后主動跟老師打招呼,這一點進步就能讓我開心很久。”
年輕老師的眼中閃著溫柔卻堅定的光,甚至比陽光還要耀眼。
“開開1歲多就來到了中心,這里的老師們都很專業、有耐心,能夠去包容每個孩子,會定期跟蹤孩子們的情況,大家一起努力,我相信會越來越好!”推門走進來的開開媽媽說。
其實,這位媽媽的出現并不是偶然,中心通過“守護星行動”項目提供家長培訓、家庭結構化改造等服務,讓特殊兒童家長掌握積極有效的家庭干預方法與技能,也讓每個孩子收獲雙倍的“寵愛”。
每個夢想都會被灌溉
第三扇門還未推開,星星班的昊昊就探出頭熱情地打招呼。
“你好!”這個有構音障礙、發音存在困難的七歲小男孩此刻正在接受訓練。他昂起頭說:“我最喜歡語文,還拿過一百分呢!”
“那你未來最想做什么工作?”昊昊想了想,堅定地回答:“建筑師,因為我要給奶奶建一個大大的房子!”
談到夢想,有孤獨癥的6歲小朋友開開(化)一邊進行粘土創作一邊回答問題,“我想做消防員,因為這樣能夠幫助別人”,他用小手一指,神氣地說,“對了,還能開云梯車,很帥!”
為了不打擾開開的創作,我們退出房間,在門合上之前,稚嫩的童聲傳出來:“老師,每個水面上都有精彩的浪花嗎?”
開開作品 《賽道》 見習記者 高雅 攝
那副作品上是無邊無際的蔚藍水面,每個人都拼搏向前,沒有一個人掉隊。
“都會有精彩的浪花的。”老師回答的語氣雖平靜,卻顯得無比堅定。
是啊!縱有驚濤駭浪,千萬溪流也終會因愛匯聚成海,在這里,每朵浪花一樣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