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漲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成品決定自9月11日零時起將汽、油重源聲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550元和540元,回歷折算到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零售價格分別提高0.41元和0.46元。史高
由此,位替京滬廣三地93號汽油也漲回“8元時代”。相迎信達證券分析師梁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連跌"之后迎來"兩連漲",漲意味著國內油價進入新一輪漲價通道,成品在高油價時代,油重源聲相關替代能源頁巖氣以及石油采掘業將大幅受益。回歷”
煤炭、史高新能源處境仍尷尬
實際上,位替作為石油的相迎傳統代替能源,煤炭目前面臨的漲尷尬并不小。梁浩告訴記者:“之前煤炭與石油幾乎形成了油價漲、煤炭跟漲的局面,如今在宏觀經濟面不樂觀的背景下,與發電、工業緊密掛鉤的煤炭業并沒有受到市場關注,極大的庫存成為煤炭業價格上漲的軟肋。”
數據顯示,前7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增速繼續下滑,從電力供應方面看,1-7月全國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僅為1.57%,低于“十一五”以來除2009年外的所有年份。“這意味著傳統的替代能源煤炭在下游需求下滑的背景下,已無力跟漲石油的價格。盤面上,煤炭股昨日表現也不佳,這從側面反映了煤炭這一傳統能源目前境遇的尷尬。”梁浩表示。
除煤炭受經濟影響而無法顯示出替代效應以外,以新能源汽車、風能、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也面臨著諸多問題。長城證券分析師胡楊表示,“新能源其實已經說了很久,不過到目前為止,技術、國內消費能力以及相關企業的盈利都是問題。”
在胡楊看來,目前幾大新能源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以光伏為例,歐洲是光伏需求的主要國家,而目前歐洲對光伏的消耗已經過了鼎盛時期,但國內卻沒有極好的補貼措施,因此石油等傳統能源仍然是消費者消費的大頭。此外,新能源汽車亦是如此,在技術方面,新能源汽車面臨如何降低成本產業化推廣以及國內先關配套設施完善的問題。
頁巖氣、石油采掘大幅受益
油價上漲,石油采掘業是最大的贏家。昨日相關石油采掘股表現不俗,潛能恒信、惠博普、仁智油服、海默科技等個股盤中均有不錯的漲幅。
國元證券分析師周海鷗認為,在整個石油采掘業中,中海油服、中石油、惠博普、潛能恒信則明顯受益于油價的上漲。其中,以采油開發為主的中國石油而言,勘采本錢相對剛性,油價上漲直接提升盈利。海通證券一份報告測算結果顯示,當原油價格上漲1美元/桶,中國石油的每股收益將分別增厚0.012元。
除此之外,頁巖氣也是高油價下最有望迎來大發展的替代能源。9月10日,國土資源部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面向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公開招標出讓頁巖氣探礦權。本次招標共推出20個區塊,總面積為20002平方公里,分布在重慶、貴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個省(市),這意味著國內頁巖氣的開發正式開始。
大通證券分析師陳文倩認為,9月份國內頁巖氣第二輪招標,相比第一輪招標放寬了條件鼓勵民企加入,相關概念股短期受到市場熱點炒作,漲幅明顯。而從受益程度看,由于國內頁巖氣開發處于初級階段,優先受益的將是勘探設備類,以及生產勘探及開采鉆頭所需的超硬復合材料企業和油氣軟件服務商推動勘探設備類上市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