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伴隨著CPI的概率工業大幅下降,PPI也受到一定影響。持續產品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回落數據顯示,今年十月,需求工業生產價格(PPI)環比由漲轉平,不足同比降幅為2.1%,提醒通縮與上月相同,警惕總體平穩。概率工業
“隨著中國經濟復蘇進程延續,PPI有回升動力,但因為總需求不足加上海外疫情擾動,PPI將繼續保持低斜率的復蘇趨勢。”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
不過,由于10月CPI同比僅為0.5%,中信證券研報顯示,年內首次進入“1”時代,經濟將面臨一定通縮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大宗商品價格并不能夠完全反映實體經濟持續復蘇的影響,或與流動性或者海外疫情升溫有關。
油價下跌拖累PPI修復
從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看,價格有升有降。
其中,受北方氣溫下降影響,供暖需求逐漸增加,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價格降幅有所收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紡織業、造紙和紙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均有所上漲。
與此同時,受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下行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均有所下降。
據測算,在10月份2.1%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2.0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7%,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1.97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5%,降幅擴大0.4個百分點。
其中,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價格降幅有所擴大。主要行業中,價格降幅收窄的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以及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在華創證券首席分析師張瑜看來,PPI同比繼續收縮,但持平于預期,10月PPI環比持平與PMI主要購進原材料價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略有不一致,主要反映了能源價格走低拖累。
“國內基建和地產投資增長勢頭明顯放緩,盡管有出口增速維持強勢帶動制造業投資上行,但此前10月海外復工節奏受到歐洲疫情二次反彈影響,疊加全球避險情緒驟起,油價再次下跌,拖累了PPI的修復進程。”張瑜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按照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報預測,PPI同比增速年末可能會回升至-1%左右。在他看來,進入秋冬季節,海外疫情再度反彈,工業生產恢復較慢,這會對工業品價格造成掣肘。
大概率繼續回落
在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看來,當前,PPI同比維持低位,恢復節奏偏慢。10月PPI環比零增長、同比跌幅持平于2.1%。其中,生產資料同比降幅收窄至2.7%,而生活資料降幅擴大至0.5%、是工業品價格恢復緩慢的主要拖累,這從近期PPI與大宗商品價格以及PMI價格指數的分化亦可看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師看來,工業方面的結構性通縮已經出現。
“短期來看,CPI將延續下行,PPI將維持低位。展望未來幾個月,CPI方面,在食品價格下行的背景下,CPI大概率繼續回落,四季度同比增速不排除跌至負區間;PPI方面,盡管經濟持續修復,但國內建筑開工降溫、國際油價回升放緩,預計PPI回升力度不強,難以迅速擺脫負區間。綜上,短期來看,國內物價總體將延續弱勢,并逐步向通縮區間演變。”沈建光表示。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也認為,海外疫情升級使得原油價格修復緩慢,工業品價格通縮時間預計再度延長。四季度,預計PPI同比仍將維持負值,但延續邊際改善走勢。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