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近日,廣東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多家網絡平臺利用手機抽獎活動設置消費陷阱,省消手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發布行為。針對這一問題,抽獎廣東省消委會于3月17日發布消費提示,消費陷阱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提示避免掉入手機抽獎的廣東消費陷阱。
據廣東省消委會介紹,省消手機這些手機抽獎活動通常以“轉盤抽獎”“掃碼領券”“充值領券”“超值獎品”等形式為誘餌,發布誘導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抽獎情況下支付費用或充值。這些活動涉及話費充值、消費陷阱停車場付費、提示白酒促銷等多個場景,廣東具有誘導性、省消手機隱秘性,發布存在規則模糊、兌現門檻高、隱蔽自動扣費等問題,涉嫌虛假宣傳和消費欺詐,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為此,廣東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對“中獎”頁面保持警惕。無論是開發票后跳轉的抽獎頁面,還是停車繳費、共享設備使用后自動彈出的抽獎窗口,在未確認其正規性之前,切勿匆忙點擊“立即領取”。面對來源存疑頁面,應直接選擇關閉,并通過官方渠道咨詢商家是否有此類活動。
同時,消費者應仔細確認抽獎活動的關鍵信息。對需支付費用或提供個人信息的抽獎活動,消費者應充分了解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核實活動規則和獎品詳情,重點關注費用支付方式、使用條件以及是否存在自動續費等內容。若規則模糊不清或存在不合理之處,應謹慎參與。對于商家推廣的高價商品,可通過正規渠道查詢商品信息,或向專業人士咨詢。
廣東省消委會還提醒消費者要妥善留存消費證據。抽獎跳轉頁面多為不知名網站,消費者應養成留存消費證據的良好習慣。完成抽獎或支付后,應及時截取包含活動頁面完整信息(如抽獎規則、中獎結果、時間等)、支付記錄詳情(訂單號、支付金額、支付時間、收款方等)的截圖。定期查看支付賬單,尤其是小額扣費項目。若發現不明扣款,應及時根據留存證據進行追溯和維權。
廣東省消委會表示,手機抽獎本應是惠及消費者的營銷手段,部分商家卻利用中獎等方式進行誘導,利用“沉默用戶”的心理進行牟利,將其演變為“數字陷阱”。這類行為已觸碰法律紅線,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嚴重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此,廣東省消委會將持續關注相關消費動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維權服務,營造更加安全、透明的消費環境。
責任編輯:游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