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亞運會上,分綜劉詩雯參加團體和雙打兩項角逐。欠缺團體賽中,漫漫她在半決賽首盤負于韓國選手石磊,劉詩力女雙與丁寧配合,雯僅決賽中負于郭躍/李曉霞。己打姐路應該說,分綜表現尚可,欠缺但她自己絕對不滿意,漫漫“勉強及格,劉詩力這次比賽打的雯僅場次不多,團體半決賽輸了一場球,己打姐路雙打算是完成任務,也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完成全部比賽后,劉詩雯淡淡地說道。
自去年起,劉詩雯開始躋身國乒主力陣容行列,橫濱世乒賽闖進四強,負于張怡寧,繼而連續獲得公開賽女單冠軍,全運會再次闖進四強負于張怡寧,隨后的女子世界杯奪冠,成為最年輕的該冠軍獲得者,年底世界排名一路漲到第一,一度成為后張怡寧時代風頭最勁的球員。然而,莫斯科世乒賽決賽中丟掉兩分,讓她嘗到了職業生涯最刻骨銘心的失利,此后盡管在乒超聯賽中表現不俗,無奈總是覺得差一口氣,一直沒有恢復到最佳狀態。
“過程比較正常,很多優秀運動員都經歷過這個過程,之前一年自己往上沖的時候,比賽機會比較多,自己氣比較順,拿了很多冠軍,莫斯科世乒賽中輸了兩分,受到挫折對我打擊挺大的,自己一直在調整。”劉詩雯說。
不過,亞運會前的熱身賽上,劉詩雯表現不錯,獲得單、雙打兩個冠軍,然而熱身畢竟只是熱身,在首次參加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上,她仍然顯得有些稚嫩,而劉詩雯自己也看得很清楚,“自己盡力了,基本發揮了水平,但從各方面看出來,我的經驗、綜合能力上還有不足,還需要更加努力。”
不僅是能力仍有不足,沒能徹底走出世界比賽的陰影恐怕也是一方面原因,“還需要一定時間,我只要一輸球,大家可能就會覺得沒有從失利走出來,這次心態調整可以,雖然輸了一場球,但基本把球都發揮出來了,狀態比世乒賽場上狀態好。”劉詩雯坦言,“這個過程就是這樣,必須有一天我贏了以后,大家才會說,你走出來了。”
每一位頂尖球員的成功都要經過各種各樣的考驗,劉詩雯也是如此,“從比賽中看出,自己的經驗和各方面的能力還需要不斷積累,很多大賽是第一次參加,希望慢慢總結比賽和失利,從坎坷不順中慢慢走出來。”
主教練施之皓對于她目前的狀態說道,“技術環節確實存在問題,所以一到比賽緊張比分咬住時,需要得分跟她能力不一樣時,心理就會出現一些動搖。”他分析說,“比賽中很多機會她以為自己能夠得分,但沒能得分,所以心理才動搖。有些急于求成,過于把比分看得過重。”技術和心理,換言之便是綜合能力,超強的綜合能力才能達到施之皓所說的“萬無一失”,這也正是成為領軍人物的必要條件。
年輕的劉詩雯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若想成為下一個王楠、下一個張怡寧,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