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杭州訊(記者鄭鐵峰)近年來,保護通訊網絡詐騙頻發,個人嚴重危害廣大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信息為進一步提升廣大消費者安全意識,防范近日,網絡浙江省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消費提醒:保護各類個人信息,詐騙防范通訊網絡詐騙。保護
保護好各類個人信息,個人電話談錢的信息不信。個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防范網購訂單信息、網絡孩子的詐騙學校信息、醫保社保信息、保護公司通訊錄等,個人不法分子會用這些信息來實施越來越精準的信息詐騙。可能消費者剛剛買完機票,就收到了購買的這趟航班的改簽短信。可能昨天才下完網購訂單,今天一早假客服就打電話,稱訂單有問題。騙子們的詐騙花樣不斷翻新,技術手段越來越高深。
謹記“三不一多”口訣,保護個人信息又防詐,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身份證、手機卡不能給別人用。不法分子往往用“金錢”誘惑收購手機卡,繼而轉賣給詐騙團伙,記住千萬別被忽悠,不用的手機卡不能隨意售賣。已實名制的手機卡賣給別人,就造成了“實名不實人”,一旦騙子購買后實施詐騙行為,便給警方追查和打擊違法行為帶來了巨大困難。請務必保護好個人的身份證和個人信息,不要淪為騙子的幫兇。
千防萬防,難免一不留神,騙子難防。萬一遭遇了詐騙,第一件事,別慌!保持鎮靜!一定要頭腦清醒及時報警,千萬不要越陷越深。
根據以下步驟收集信息對警方的辦案幫助就越大,也可以盡快為自己挽回損失:迅速查出并留存好騙子的收款銀行賬號。迅速撥打96110報警,并配合公安提供相關信息。迅速與銀行等轉賬方客服聯系,緊急掛失賬戶。收集好并且不要刪除與騙子相關的所有信息,包括騙子通話錄音、微信語音、聊天記錄、安裝的APP及網址鏈接、二維碼等。
無論騙子是何種套路,其最終目的都是引導轉賬,騙取錢財,因此,凡是遇到陌生人要求轉賬、匯款、驗資及索要賬號、密碼、驗證碼的都需要謹慎對待。
責任編輯: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