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行業中,暴力出現糾紛和醫療事故是傷醫訴處常見的事,而且近幾年因為醫療事故而引發的案告醫患之間的矛盾也是鮮不少見,更是理好逐年上升。
醫患矛盾一直是醫患有多社會進程中的一個主要矛盾,也是關系阻礙醫院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6年10月3日上午,暴力山東省萊鋼醫院發生一起惡性傷醫事件,傷醫訴處兒科醫師李寶華被患者家屬砍成重傷,案告醫院組織全力搶救,理好終因傷勢過重于2016年10月3日下午4時搶救無效身亡。醫患有多
2018年,關系從蘭州特大暴力傷醫案到北大醫院惡性傷醫再到最新的暴力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被刺。
頻發突發的傷醫訴處惡性負面輿情無不映射出當下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
據不完全統計,案告2018年典型暴力傷醫案例至少有12起、造成2名醫務人員無辜犧牲。
我國的醫護人員也被列為“高危職業”,醫護人員被打的事件頻出不乏。
01 為什么醫患關系如此緊張?
一方面,與部分醫院管理缺位,一些醫生技術粗糙、服務態度差,甚至醫德喪失等脫不了干系。
另一方面,少數不良患者憑空生造出“醫療事故”,借此騙取醫院的錢財,甚至演變成“職業醫鬧”行為。由此,醫患之間陷入了信任危機,潛在的矛盾一觸即發。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溝通。醫護人員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顧義務等;而病人不相信醫生。
還有一個就因為現在的醫療生產力也無法滿足人民急劇增長的醫療需求。所以往往就因為這樣才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因此出現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之后要怎么溝通呢?才能有效避免悲劇的發生呢?
1.發生了醫療事故之后首先就要進行一個情況描述,出現了事故首先要先分析判斷,拿出具體的措施,才能得到一個預期的成果。
2. 面對醫療糾紛的時候傾聽比什么都重要,要聽出患者想表達卻沒有表達的問題然后再進行處理溝通。
3. 溝通的時候要注意,我們在對醫患溝通的時候最常用的就是用解釋辯論的方式進行溝通,最后的結果就是贏得了辯論,卻輸了醫患關系
02 醫患矛盾的時候,通常采取四個措施
第一就是要找到沖突背后的核心問題。
首先是內容,即沖突的內容是什么?例如患者是希望病治好了,康復了,還要達到工作的程度,但醫生說患者的疼痛問題已經解決了,這就是沖突的內容,而且雙方都會覺得自己有道理。
其次是模式。就是在溝通模式上有分歧。因此醫生在接診的時候最好要多問一句“出現什么現象,認為是治好了。”簡單的一句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沖突。
再者就是關系。矛盾沖突的解決能帶來兩個好處,一個是患者的問題得以解決,二是提升了與患者的關系。
第二就是要營造安全的氛圍。
當患者沒有使用暴力沖突的方式的時候,在跟患者及家屬溝通時,要先肯定患者及家屬的做法。
例如說“像你這樣識大體,顧大局的患者及家屬很少,雖然我們有分歧,但是還是能坐下來好好商量解決之道,感謝對醫院的了解,我們將會為你積極尋找解決之道,感謝對醫院的信任”。這樣能大大減少醫患之間的矛盾。
營造安全的溝通氛圍,得以肯定為主,不能以對抗、推卸責任。
接下來就是醫院實施的解決之道,方式之一,那就是轉院。對于這家醫院可能是一個糾紛,但對另一個醫院可能就只是一個適應癥狀的患者。
這是一種以解決核心的溝通策略。有了這樣的指導思想就會很容易解決醫患之間的矛盾了。
第三個叫分清動機和能力。
首先要肯定患者及家屬的動機,任何行為的背后都有正面的動機和意義,患者及家屬想治好病這點動機是和醫院是一致的。
但是缺乏必要的康復知識。從醫院的角度這是有責任教育患者和家屬配合康復的。
分析完動機再看能力,能力就是要排除這次糾紛的核心障礙。這就需要醫院專門設立一個處理糾紛矛盾的崗位。以便更好的處理糾紛問題。
第四個賦予醫院以正面的動機和能力。
醫患溝通雙贏是核心的思想。時刻想著患者怎么贏是關鍵,不推卸責任。
很多醫院處理問題的時候,請律師來處理問題,最直接的就是推卸責任,不以雙贏為指導思想。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損兵折將。
03 當醫患矛盾出現的時候,采取的5個措施
第一個找到一家適合治療患者的醫院,馬上轉院,醫院出醫療費用。因為患者的初衷是來治病的,不是來鬧事的。
第二個措施叫有矛盾沖突,雙贏是指導思想。與患者成為朋友是處理矛盾沖突的指導思想。可以有矛盾,有沖突,同時也一定要成為朋友。
第三個制定去另一家醫院治療,醫院兩個人全程陪同的行動計劃。為什么要讓兩個人陪同?這是因為這是教育醫務人員改進的機會,醫院需要做到學習、改進、處理不同聲音,這是得人心的最佳時候。
第四個制定專項的改進計劃。制定專項改進計劃就是為了防止溝通不暢導致的糾紛。
第五個行動措施就是用醫患模式來考察全院,不合格的重新考試,補考。通過一個案件一個事件,系統提升醫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和危及處理能力。
醫患關系處理得好就是就會促進醫院的發展,同樣,沒有處理好醫患關系就會阻礙醫院的關系。為了避免醫患矛盾而引發的悲劇,醫患間的溝通是關鍵。
作者及來源:戴維醫院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