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年來,買賣全球跨境電商成為中國外貿發展的更暢國品新動能。在年末購物旺季來臨之際,通跨電商平臺與商家、境物級助物流企業紛紛采取舉措,流提力中利出為消費者優化跨境消費體驗,質升讓“買賣全球”更暢通。牌順業內人士表示,買賣全球下一步可在物流、更暢國品海外倉等環節提升競爭力,通跨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境物級助
迎接大促 各地跨境電商加緊備貨
進入11月,流提力中利出各大電商平臺陸續開啟促銷購物節,質升多種玩法及滿減、牌順折扣等優惠活動拉動消費效應顯著。買賣全球多地跨境電商也比往日更加忙碌,借助購物節活動讓優質的中國商品走向世界。
截至目前,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備貨總量超過3700萬件,寧波跨境電商保稅倉備貨超8500萬件。保稅區跨境倉庫外,集卡車、快遞車穿梭不息。
無憂退貨 杭州試點“跨關區退貨”
除了商品的通關效率,更方便完成退貨也是企業和消費者的普遍需求。杭州試點“全國退一地”模式,企業可以通過一個退貨倉,集中處理來自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退貨商品。節約運營成本的同時,保障了消費者“應退盡退”的合法權益。
跨境物流服務升級 為海外網購提速
隨著中國電商企業海外市場的不斷拓展,跨境物流服務也持續升級,助力中國品牌順利“出海”。許多物流公司為海外“雙11”網購提速,通過物流技術規模化應用與物流基建升級,實現全球7日達甚至5日達,助力商家實現大促單量增長。
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占外貿比重升至5%
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占整體外貿比重由5年前的不到1%上升到5%左右,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0萬家,進出口額1億元以上的約7800家。
1至9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14.4%
2023年1至9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7萬億元,同比增長14.4%,成為中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
專家:優化物流、海外倉服務 提高競爭力
專家表示,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已形成一定比較優勢,是跨境電商新業態加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接近年末,“雙11”“雙12”“黑五”等旺季大促接踵而至,正是跨境賣家沖刺銷量的最佳時機。企業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通關效率,優化物流、信息流通道,建立完善的海外倉服務體系,提高倉儲及配送能力,提高自身競爭力,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平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