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西安訊(記者徐文智)近年來,陜西陜西省漢中市堅持以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為根本遵循,漢中扎實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十大攻堅行動”,聚力堅行以點帶面治理“餐桌污染”,大攻動讓“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覆蓋的群眾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完善。
開展風險評估和標準制定專項行動。放心完成對22大類1218批次食品化學污染物、陜西微生物項目風險監測工作,漢中暴露食品報告率達100%,聚力堅行報告準確性逐年提高。大攻動讓制定頒布《特色小吃 漢中面皮》《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蕨根粉制品》等15個地方特色食品市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群眾
開展農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行動。放心深入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行動,陜西查處農獸藥、漢中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10起。聚力堅行510家種養殖生產經營主體開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5%。
開展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加大對全市1769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企業風險排查力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規范經營行為。
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全覆蓋實行學校領導陪餐制度。加快學校食堂基礎建設,大力改善學生用餐環境,校園食堂 “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75.7%的校園食堂、100%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
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食品、過期食品、“三無產品”、山寨食品等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查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行政處罰案件136件,收繳農村假冒偽劣食品472.3公斤,罰沒金額46.7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件。啟動“農村食品經營規范化建設示范店”建設試點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362家示范店。
開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各級財政先后投入2000余萬元獎補資金,引導和撬動全市7548戶小餐飲、小作坊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實施“后廚革命”,完成標準化改造提升。先制定并持續推廣《公筷公勺分餐規范》地方標準、網絡訂餐配送“食安封簽”、無接觸配送制度。探索開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建成日處理5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行動。辦理保健食品標簽標識說明書違法、虛假宣傳等案件6起,涉案金額6.52萬,沒收違法所得4.7萬元。成功摧毀一個覆蓋全國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有毒有害保健食品銷售網絡,涉案金額1200余萬元。開展保健食品 “三無”(無傳銷、無虛假夸大宣傳、無欺詐消費)社區(村)創建,創建保健品“三無”社區(村)50個。
開展“優質糧食工程”行動。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切實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管控。認真組織實施省市縣糧食質量監測三級計劃任務,糧食監管系統每年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各縣區新收獲糧食開展品質測報。大力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行動,成功申報“優質糧食訂單”獎補項目14個,完成優質糧食工程建設項目 19個。
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強化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協作,暢通信息渠道,實現監管協同聯動,嚴防輸入型食品安全風險。
開展“雙安雙創”示范創建行動。以全域全面開展第四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為抓手,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2022年6月,城固縣獲批進入首批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創建縣名單。
據了解,漢中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由2018年的98.2%提升至目前的99.61%,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由2018年的95.69% 提升至目前的98.66%,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控制,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攀升。2020年、2021年漢中市連續兩年在食品安全評議考核中被陜西省評為A級等次。
責任編輯:張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