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網】近日總有朋友來問,情非現在礦石價格跌了那么多,得已的進板材鋼廠的板材出廠價格卻沒有下調太多,如此一來鋼廠應該都是供應谷賺錢的了,但為什么鋼廠接單和生產都不是線上那么積極呢?畢竟現在板材市場全國范圍內都出現庫存下降(見下圖),甚至有些地區還出現資源偏緊的情非狀況,難道鋼廠放著有錢不去賺,得已的進非要等虧錢再去積極生產和接單么?
數據來源鋼聯云終端
乍一看,板材事實好像的供應谷確如此,小編也差點被朋友的線上問題給搞糊涂了,但要直接說自己也不清楚,情非卻也有些說不過去,得已的進畢竟每天都在做著各種各樣的板材調查,凡事總會是供應谷有跡可循的。于是線上乎,小編不辭勞苦的仔細查找了各種各樣的數據進行對比,同時又跟多個客戶反復探討,終于找到了一些眉目,現就將初步結果與大家分享。
據多渠道信息顯示,目前國內板材鋼廠產線停產檢修的并不算多,但因為各種原因不飽和生產的卻比比皆是。如此一來,鋼廠方面的可供資源就相對減少,那么板材現貨市場資源偏緊的狀況短期內也難以實質性改觀。但為什么目前原材料價格尤其是礦石已經跌至年內低點,按理說鋼廠生產已經盈利,完全沒有不放開生產的道理。究其原因,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五一前的一則銀監會快速調查鐵礦石融資的消息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這也直接導致了礦石期現兩市價格在這期間大幅跳水,據進口礦價格指數表明,62%澳洲粉礦CFR價格從春節前后的130美元/噸一路下滑到了目前的103美元/噸,同比下降了約20%,但同期板材現貨市場價格不但沒有相應幅度下降,國內大部分市場價格甚至要高于春節期間的價格。成本大幅下降了,為什么不去采購原材料大量生產呢,小編認為,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資金。大家都清楚融資礦問題是一個定時炸彈,如果不去把這方面的風險降到較低,那么一旦問題爆發,很多鋼廠都會直接面臨資金斷裂甚至倒閉的可能。這樣就容易理解一些了,畢竟沒有融資礦,鋼廠的原材料采購成本實際上是要有一定增加的,加上目前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降低融資礦的占比,那么,鋼廠方面的資金將有很大一部分向原材料采購方面傾斜。
二、假設說上邊的說法成立,那么鋼廠本應該積極接單來達到回籠資金的目的,但事實卻非如此。如果目前鋼廠需要大量訂單,那么在整個市場價格趨于弱勢的情況下,其勢必要將出廠價格下調至一個比較有誘惑力的位置。但反過來說,貿易商近幾年吃虧較多的,往往就是在那個誘惑較大的時候,所以,小編認為,即使鋼廠將出廠價格下調至很低,鋼貿商依然不會大舉接單,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在接單導致的市場現貨充足的情況下,現貨價格還會繼續下跌多少,而鋼廠隨后也只會沒有較低只有更低,這種風險,沒人會不厭其煩的去上當受騙。而鋼廠很可能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出廠價格的調整總讓人感覺不痛不癢,落不到實處的感覺。
舉個例子,華北某鋼廠之前對這種情況似乎并不認可,其在前段時間快速下調其訂貨價格,而現貨市場的反應也相當不錯,其日接訂單量超過5萬噸,這對已經差不多長達一年時間沒有接過這么多訂單的這家鋼廠來說,這種單量無疑是非常讓人滿意的。表面上來看,似乎鋼廠只要低價,依然會接到訂單。可我們還要看一下下文。據了解,當日在該鋼廠訂貨的貿易商并未及時將訂貨款交齊,大部分商家都是分批次將貨款交付,這樣一來,與其之前的隨接單隨生產的情況并無二致,甚至說還要少賺錢。畢竟5萬噸資源,價格放低10塊錢/噸,就要少收50萬的資金,而對其日產1萬噸的能力來說,用50萬的資金來換5天的飽和生產,還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的。何況你要對貿易商形成誘惑,不僅僅是要下調10塊錢/噸那么簡單吧。所以近期其出廠價格始終保持平穩,產量也因其產線不定期檢修而大幅下降,想必是已經對當前形勢看的通透。
三、從貿易商的角度來看,近兩年低庫存、快流通的操作方法深受大家歡迎,一方面庫存放低,可以在跌價時降低庫存貶值風險;另一方面快進快出的操作節奏既可以提高資金使用率,又可以通過反復多次的貨物流通來達到利潤累積的效果,這樣一來可以說是將囤貨風險大大的降低了不少。作為資源出發地的鋼廠,自然對這種現象感觸較深,畢竟像從前一樣的大資金大規模訂貨的貿易商數量越來越少,即使有個別超大型代理存在,其身后也維系著諸多數量的二三四級代理。代理的減少,也逼迫鋼廠開始像終端及海外市場進行開拓,而這些市場,鋼廠選擇的方向也大都是較為高端的品種板材,其盈利水平也較普材類高出不少,這樣的話鋼廠對國內普材市場的執著程度也自然有所降低。那么在市場下跌風險較高的情況下,鋼廠調整生產結構來規避風險也在正常不過了,畢竟當前對于風險的把控對鋼廠來說乃是重中之重。
總的來看,當前國內板材鋼廠接單與生產的不積極卻有其一定的原因,但是從我們做市場現貨的人來講,繼續保持適合自己經營的方式穩扎穩打,不貿然抄底囤貨,才有可能在這漫漫的鋼市熊途之中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