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一直廣受人們鐘愛,教授金可是博覽,當化纖面料出現以后,蘇大絲綢絲綢易皺,教授金易變形等弊端便暴露出來。博覽針對這些弊端,蘇大絲綢企業往往通過對其后道的教授金功能整理、加工來實現抗皺、博覽抗變形。國際上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表面處理技術來進行抗皺加工,解決了絲綢面料易皺、易變形的缺陷,但同時真絲材料的自然特性被制約,其消費也受到了限制。
陳宇岳是蘇州大學材料工程學院教授、博導,也是浙江大學博士后,他研究開發的膨體彈力真絲即是從絲綢的第一道工序原料著手,對真絲纖維進行改性,使其向彈性材料方向改變,以提升真絲纖維原料本身的功能,解決易皺、易變形的技術問題。陳教授的該項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外空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于2001年獲得教育部頒發的“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二等獎),2002年“膨體彈力真絲的研制及產品開發”又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近年來,陳宇岳教授也在努力進行著產業化的推廣應用工作。2002年,該項技術與浙江省康力亨集團進行了有效的產業化合作。2003年,康力亨集團在陳教授的技術支持下獲得了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2003年7月,“膨體抗皺真絲色織綢桑絲絨鍛”通過浙江省經貿委組織的專家鑒定,該產品填補了國內外空白,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今年11月,又獲得2003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金獎。
陳宇岳教授通過有效方法加工而成的膨體彈力真絲,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膨松性,其制品具有抗皺、柔軟、吸濕和抗變形性,因沒有任何其他化學物質或其他材料附著,所以保留了真絲材料原有的良好衛生、保健功能。陳宇岳教授認為:真絲材料的有效改性有可能從功能上改良真絲面料,這樣可以有效地拓展真絲制品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