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站站前廣場是窗口展示旅游文化和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今年以來,吹文明風市城管綜合執法支隊高鐵大隊立足于本職工作,窗口聚焦群眾最關心、吹文明風最直接、窗口最現實的吹文明風利益問題,以精準的窗口惠民服務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精心打造整潔有序、吹文明風安全文明的窗口城市窗口形象。
日前,吹文明風記者走進高鐵站站前上層廣場,窗口發現地面寬闊整潔、吹文明風指路牌清晰明了,窗口整體環境清新舒適;下層道路標線清晰,吹文明風停車場車輛停放井井有條,窗口道路上來往車輛井然有序;周邊見縫插綠、立體植綠,各種樹木和植被郁郁蔥蔥、錯落有致,煥發無限生機。
“站前廣場日均來往旅客超過1萬人,節假日高峰時2萬人左右,社會車輛、營運車輛及非機動車輛日均通行超5000車次。”市城管高鐵大隊副大隊長陳浩告訴記者:“身處城市窗口,我們通過持續提升市容環境和廣場秩序,提供暖心便民服務,營造舒適文明環境。”
“看到垃圾就清走,遇到亂停就勸走,聽到意見就改正,碰到困難就伸手,用心用情服務,絕無半點含糊。”陳浩說,高鐵大隊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日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抓實干、盡責擔當,在便民服務廣度、深度上狠下功夫。
記者了解到,廣場從事保潔、保安人員占物業服務人數的3/4,而且他們都是在一線工作,對廣場人與事較為了解。為了讓廣場更加整潔有序,該大隊在日常管理中充分調動保潔、保安人員的積極性,逐漸形成“1+1>2”工作模式,切實提升廣場管理效率。
所謂“1+1>2”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保潔員若未發現廢棄物,巡崗保安發現后主動清掃;保潔員發現車輛亂停、設施損壞等情況,第一時間予以勸導,或通知保安處理。該模式打破物業工種之間的信息壁壘,使得環境衛生持續干凈、車輛進出和停放常態有序。
排除隱患、確保安全,是廣場管理中要特別留意的情況,也是保安員的基本功。一天晚上,保安師傅吳有東巡查過程中聞到一股汽油味,趕緊叫醒呼呼大睡的轎車駕駛員,合力排除漏油隱患;還有一次,保安員趙新生發現一輛路虎自燃起火,熟練地找到滅火器將火撲滅。
作為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的優秀典型,高鐵大隊要求所有員工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黨員干部更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將學雷鋒活動化作經常、融入日常,讓雷鋒精神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見乘客暈倒,他們就上前悉心照料,買來稀軟面條慢慢喂下;有人手機不慎丟失,他們撿到后妥善保管,守候原地靜等失主;有車主抱怨車位太少停車不便,他們立即向上報告在合適位置新增10個;有市民投訴電動車無法充電,他們立即增設擁有20個充電位的電動車充電區域……
除了常態化的便民服務實踐活動,每周,高鐵大隊都自覺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擺上精心設計制作宣傳服務臺,用心踐行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積極倡導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大力宣傳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實際問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堅持人民至上、厚植為民情懷,將‘規范執法、貼心服務’融入廣場管理的每一個細節,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陳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