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初值升至五個月來新高49.5(6月終值48.2),月匯顯示前期政策寬松開始見效。豐中盡管如此,國P個月高位低于50的為創PMI數表明需求仍然偏弱,就業市場繼續承壓。月匯因而需要繼續加大寬松力度以穩增長、豐中保就業。國P個月高位通脹壓力快速回落給了政策層充裕空間以實施政策寬松。為創預計隨著政策寬松顯效經濟增速可能很快開始反彈。月匯
匯豐制造業PMI初值是豐中基于85-90%調查對象的反饋結果而編制公布的,在注意到這一數值反彈至五個月新高的國P個月高位同時也應認識到這已經是PMI指數連續九個月保持在50以下的收縮區域。7月PMI的為創反彈主要是受產出拉動,產出分項指數升至九個月來新高51.2(6月49.3),月匯也是豐中四個月來首次回到50以上。新訂單指數也有所回暖(7月48.9,國P個月高位6月47.2),但幅度相對微弱。新出口訂單指數也仍在50以下,但7月錄得48.2,較6月的45.7有所反彈。
7月產成品庫存指數49.5,而前兩個月均為50以上。以新訂單減產成品庫存指數衡量的增長動力指數為-0.6,為三個月來的新高。采購庫存49.7(6月47.8)為八個月新高,采購量三個月來首次回到50以上,交貨時間拉長。
7月就業指數則有所惡化,從6月的48.8下滑至7月的47.4,連續五個月低于50,為2009年3月以來的低點。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保持在收縮區間,其中投入品價格指數42.3(6月41.5),產出品價格指數42(6月40.5)。
匯豐PMI初值作為反映制造業活動最早的指標,7月的反彈顯示前期政策效果開始顯現,產出指數九個月來首次回到50以上。采購量回升以及采購價格下滑幅度減小,顯示盡管企業去存貨過程尚未結束但大規模去庫存的活動已經過去。
盡管有回暖表現,制造業經營活動放緩的勢頭尚未明確逆轉。整體PMI指數仍然在50以下,低于長期平均水平51.9。新訂單指數顯示國內需求仍未明顯回暖。就業市場的壓力有所上升。
政策層面,仍需要繼續出臺政策寬松以穩增長、保就業。通脹快速回落也提供了充裕政策空間。預計7月CPI可能跌至2%以下,至年末都不太可能明顯反彈。這也為貨幣政策繼續降準創造了條件。加之財政政策支持以及對民間投資準入的放寬,都將有助于經濟在未來幾個月回暖。
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反彈,顯示前期政策寬松顯效。但增長放緩勢頭并未被明顯逆轉,就業市場壓力有所上升。政策寬松仍需繼續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