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第丘(Cote-Rotie)坐落在法國羅訥河谷(Rhone Valley)產區的烤炙最北一隅,是羅第北羅訥河谷(Northern Rhone Valley)八大特級村之一,素以出產世界頂級的丘那西拉(Syrah)葡萄酒而享負盛名。陡峭山坡上的片被坡梯田式葡萄園和獨特的紅白混釀是它在許多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
吉佳樂世家酒莊葡萄園(圖片來源:www.guigal.com)
一、歷史:2,000年的烤炙悠久流傳
羅第丘是法國最古老的葡萄酒產區之一,擁有十分久遠的羅第釀酒歷史。據考證,丘那關于羅第丘及其所在的片被坡阿布斯(Ampuis)地區的正式文字記錄最早出現在公元6世紀。不過,太陽羅第丘葡萄酒早在2,000年前就已建立起不錯的烤炙口碑,羅馬作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馬提雅爾(Martial)以及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Plutarch)大加贊賞的維埃納(Vienne)葡萄酒正是出自羅第丘產區。
圖片來源:www.rhone-wines.com
到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羅第丘葡萄酒名聲日盛,成為了法國、英國和普魯士等皇室的餐桌??汀?890年,羅第丘產區的發展達到了巔峰,當地所有朝陽的山坡都種滿了葡萄樹。而彼時根瘤蚜仍在持續蔓延,法國的葡萄園飽受摧殘,盡管在當地酒農的努力捍衛下,羅第丘順利躲過一劫,但最終還是逃不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魔爪。在這場歷時數年的戰亂中,不少園地因無人打理而遭荒廢。至1960年,這里僅剩60公頃園地可出產葡萄酒。20世紀70-80年代,隨著新一代釀酒師的涌現,羅第丘開始重振雄風,漸拾往日輝煌。如今,該產區的葡萄種植面積已恢復至原有規模。
圖片來源:www.rhone-wines.com
二、風土:被太陽烤炙的山坡
羅第丘產區屬于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和,降雨規律。這樣的氣候條件既能有效避免春季霜凍的出現,又非常有利于單寧及多酚類物質的充分成熟。此外,風在這里也扮演著不容小覷的角色。朝向南面及東南面的山坡抵擋了寒冷的北風,葡萄長期沐浴在溫暖干燥的南風之中,鮮少受到霉菌病害的威脅,能夠順利達到最佳成熟狀態。
圖片來源:www.cote-rotie.com
陡峭的山坡是羅第丘產區的一大亮點,部分園地的坡度甚至超過60度。為了防止水土流失,葡萄農在坡地上搭建了一道道令人嘆為觀止的石墻。至今,這種極端的地理環境仍是當地葡萄種植的一大挑戰。從修剪整形到葡萄采收,葡萄園中的所有勞作都只能依靠手工完成。雖然作業成本高且執行難度大,但無可否認的是,精細化的純手工勞作為釀酒葡萄的品質立起了堅實的后盾。
圖片來源:www.rhone-wines.com
產區內的葡萄園分布于羅訥河(Rhone River)右岸的斜坡上,覆蓋羅訥河圣西蘇(Saint-Cyr-sur-le-Rhone)、阿布斯和杜皮西蒙(Tupin-et-Semons)三個鎮,共包括73個略地(Lieux-dits)。這些園地海拔介于180至325米之間,沿著山坡呈梯田狀分布。由于山坡陡峭,每一階土壤僅可種植幾行葡萄樹,加上理想的南面朝向和高緯度,每一株葡萄樹都能接收到充足的陽光。正如其名“Cote-Rotie”所示,這是一片“被太陽烤炙的山坡”。
圖片來源:www.cote-rotie.com
羅第丘產區最精華的地帶當屬棕丘(Cote Brune)和金丘(Cote Blonde)。有趣的是,這兩個山丘的背后還流傳著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據說16世紀時,當地生活著一位名叫Maugiron的貴族,他有兩個女兒,一個是棕色頭發,另一個是金黃色頭發。在她們出嫁時,勛爵把名下資產一分為二作為嫁妝贈予兩個女兒,于是人們便以她們的頭發顏色來命名這兩片土地。
不過,這終究只是個傳說,棕丘及金丘的名字由來更可能是基于土壤的差異。棕丘位置偏北,土壤顏色深,多為含鐵礦的片巖,出品的葡萄酒風格強勁,結構感強,單寧顯著,口感濃郁;而金丘位置靠南,土壤主要由沙土和花崗巖構成,顏色相對較淺,出產的葡萄酒花香濃郁,單寧相對柔順。
圖片來源:www.guigal.com
三、葡萄酒:獨特的西拉-維歐尼混釀
羅第丘產區只出產紅葡萄酒,號稱“北羅訥河谷之王”的西拉是該產區的唯一法定紅葡萄品種。扎根于羅第丘這片魔法風土,西拉綻放出了難以比擬的非凡魅力。這里緯度較高,是西拉能夠完全成熟的最北界限,相對涼爽的氣候放緩了葡萄的成熟步伐,孕育出的西拉果實風味濃郁集中,酸度清新怡人。
圖片來源:www.cote-rotie.com
在紅葡萄西拉里加入少量白葡萄維歐尼(Viognier)共同發酵是該產區許多酒莊的經典手法。根據當地釀酒法規,維歐尼的使用比例不可高于20%,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其占比一般不會超過5%。少量維歐尼的加入有利于穩定萃取紅葡萄的色素,還可以為成酒帶來更復雜濃郁的香氣和飽滿的酒體,并且增添幾分精細感與柔性美。典型的羅第丘產區葡萄酒香氣優雅繁復,具有紅漿果、黑漿果和香料的特征,有時還會伴隨著維歐尼賦予的紫羅蘭氣息,單寧絲滑充沛,陳年后會逐步發展出烤面包、咖啡、可可及煙熏等微妙芳香。
圖片來源:www.guigal.com
根據釀酒工藝的不同,產區內的生產商大致可分為傳統派和現代派。傳統派追求高酸度和清新口感,選用的葡萄成熟度略低,采用完全帶梗發酵或部分帶梗發酵;現代派則傾向于選用成熟度更高的果實,發酵前先全部去?;騼H保留小部分果梗,以削弱葡萄酒的生青味,同時使得單寧更為柔順。
溫控不銹鋼罐是羅第丘產區的主流發酵工具,當然也有少數傳統派酒莊仍堅持使用水泥罐。在葡萄酒陳年方面,部分頂級生產商采用100%新橡木桶,例如吉佳樂世家酒莊(E. Guigal),其他的一般將新桶比例控制在50%以內。一些傳統派酒莊在新桶的使用上相當節制,其占比可低至10%,有的甚至選擇用1,200-2,500升的大木桶來熟成酒液。
四、名莊:佳釀迭出,榮譽滿載
完美的氣候、陡峻的山坡、充沛的光照、絕佳的朝向......憑借著這般奇妙風土,羅第丘產區醞釀出了不少名莊好酒。
1. 吉佳樂世家酒莊
吉佳樂世家是北羅訥河谷的國寶級酒莊,由艾蒂安·吉佳樂(Etienne Guigal)創建于1946年,如今已傳至第三代。在短短不到100年的時間里,該酒莊共獲得了帕克團隊(Robert Parker Team)的35次滿分,堪稱羅訥河谷最具傳奇色彩的酒莊。
圖片來源:www.guigal.com
吉佳樂世家旗下擁有三個旗艦酒款,江湖人稱三劍客——“La La La”,即拉慕林(La Mouline)、拉蘭德(La Landonne)和杜克(La Turque)。這三款酒風格各異,品質不分伯仲,是許多葡萄酒愛好者的終極追求。拉慕林采用西拉和少量維歐尼釀制,成酒優雅細膩,單寧絲滑柔順;拉蘭德由100%西拉釀成,酒體醇厚,單寧強勁;杜克的風格則介于兩者之間,優雅而又不失力量感。
2013年吉佳樂世家杜克紅葡萄酒(點擊圖片即可跳轉購買)
2. 莎普蒂爾酒莊(M. Chapoutier)
莎普蒂爾酒莊建立于1808年,是北羅訥河谷三巨頭之一,如今由天才釀酒師米歇爾·莎普蒂爾(Michel Chapoutier)先生掌管。酒莊奉行“單品種”(即僅采用單一品種釀制葡萄酒)釀酒理念,同時也是生物動力法的堅定追隨者,出品的葡萄酒充分彰顯出品種個性與風土特色,別具表現力,共獲得了帕克團隊的38次滿分贊譽。
圖片來源:www.chapoutier.com
莎普蒂爾酒莊擁有多個優質葡萄園,遍布于羅訥河谷的各個產區。其中產自羅第丘的蒙多利(La Mordoree)紅葡萄酒采用100%西拉釀制,自2009年份至今,這款酒一直穩拿帕克團隊93分以上的高分好評,深受愛酒人士青睞。
3. 羅賽騰酒莊 (Domaine Rostaing)
羅賽騰酒莊由勒內·羅塞騰(Rene Rostaing)創建,于1971年開始釀制首個年份酒款,以出產優質的西拉葡萄酒而廣受業界人士認可。勒內·羅賽騰是一位才智過人且開明靈活的釀酒師,在堅守傳統工藝的同時,積極擁抱新技術,打造出的佳釀風味純粹,刻滿風土的印記。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曾如此盛贊他:“羅賽騰是羅第丘最智慧的釀酒商之一,他總能靈活應對每個年份的不同特點,不斷展示出自己的聰明和成熟?!?/p>
勒內·羅賽騰及其兒子皮埃爾·羅賽騰(圖片來源:www.domainerostaing.com)
酒莊旗下最引人矚目的酒款要數羅賽騰酒莊棕丘紅葡萄酒(Domaine Rene Rostaing Cote Brune, Cote Rotie, France)、羅賽騰酒莊拉蘭德園紅葡萄酒(Domaine Rene Rostaing La Landonne, Cote Rotie, France)和羅賽騰酒莊金丘紅葡萄酒(Domaine Rene Rostaing Cote Blonde, Cote Rotie, France)。前者僅在優秀年份釀制,品質卓越,最新的2013、2016和2017年份分別獲得了帕克團隊95+分、100分及98-100分的高分褒獎,后兩者也同樣表現不俗,頻攬帕克團隊92分以上的好評。
當然,羅第丘的精彩遠不止于此。除了上述酒莊之外,嘉伯樂酒莊(Paul Jaboulet Aine)、喬治維爾奈酒莊(Domaine Georges Vernay)、維納酒莊(Domaine Francois Villard)和翠伊倫酒莊(Cave Yves Cuilleron)等羅訥河谷名莊也推出了不少來自羅第丘產區的優質佳釀。(文/Sh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