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SUSAS2019 攝影展·閉幕總結|鏡頭下的攝生活城市生活
閉幕分享沙龍
時間:1月12日 下午16:00-18:00
地點:楊樹浦路1500號2樓 綠之丘(原煙草倉庫)
正在楊樹浦路1500號進行的“SUSAS2019 攝影展:對話”已接近尾聲。在這場展覽當中,影展楊浦濱江城市更新的閉幕美景、市民在其間欣欣然暢游的總結圖像,與百年來楊浦工業區生產生活的城市老照片、資料等,攝生活形成了不同時空的影展對話。
而攝影本身就是閉幕實景與肉身的對話。如各位評委在評圖現場所說,總結要找出一張照片來“代表”楊浦濱江,城市也許無法實現。攝生活但正因取景框和快門的影展取舍,這些城市景觀才有了屬于人的閉幕趣味,我們才能意識到,總結他人究竟如何看待和使用這些美麗的城市建筑和公共藝術作品。
觀展者在觀看部分獲獎照片。澎湃新聞記者 王昀 圖
因此,這場攝影展可以視為一種總結,同時也是凸顯市民主體身份的過程。在楊浦濱江拍照的人,就是在記錄自己和這片地方的故事。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學術委員會成員孫瑋,在“SUSAS2019 攝影展:對話”的前言中說到:
“當我們觀看這些獲獎作品時,有時不免驚奇:很熟悉的空間場景突然有了另一番樣貌。有時又不免會心一笑:這就是我心中的楊浦啊。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作品的拍攝者很多并非專業藝術工作者,而是普通市民。手機等新型拍攝設備的出現,給了普通大眾進行個體化城市美學實踐的新型可能,打破了長久以來城市景象為精英所壟斷的局面。”
路過的市民觀看展場的獲獎照片。趙明玉 圖
“一方面,城市攝影成為大眾認知城市、建構自我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這些媒介化的時空碎片以非線性的涌現方式匯聚著城市記憶,塑造著城市。如此來看,當前市民的城市攝影,不僅僅是一種休閑的手段,更是一種認識自我、見證城市的生存方式。”
“我拍故我在,我們拍故城市在。”
觀展者在觀看反映楊浦變遷的老照片。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圖
實際上,那些獲獎照片和舊日影像,背后都有支撐視覺表達的故事。在這次閉幕活動中,我們邀請諸位攝影大賽獲獎者,與提供照片的老楊浦居民,一起聊聊自己照片中的風景,以及與這片地方發生的故事。
或許,這也是對2019年在楊浦濱江發生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一次更為生動的總結。期待您前來分享和傾聽。
大致議程:
16:00-16:20 開場,導覽
16:20-16:30 主辦方致辭
16:30-17:30 獲獎者、舊照片提供者,輪流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
17:30-18:00 自由交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