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參與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的應急民眾。/路透社
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運營階段,救援如何保障安全運營問題備受關注。天接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回航如果遇到極端情況,應急空間站停靠的救援載人飛船發生不能安全返回的故障,將組織實施應急救援飛船的天接天快速發射,與空間站對接,回航確保航天員可及時乘坐應急救援飛船返回地面。應急據介紹,救援目前運載火箭與載人飛船都具備8.5天應急發射進行太空救援的天接天能力,這其中還包括人員集結的回航48小時。
對于應急救援火箭的應急質量控制問題,長二F火箭型號辦副主任孟慶豐表示,救援得益于前期全面實施全流程的天接天發射場精細化和電子化質量確認工作,執行應急救援發射時長二F火箭能夠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發射場流程,減少重復性測試項目,大幅縮短發射周期。
在載人飛船方面,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開創了天地結合的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即每次有兩艘飛船進場,由后一艘飛船作為突發情況的生命救援之舟,具備8.5天應急發射進行太空救援的能力。根據“滾動待命”的工作策略,在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后,五院研制團隊在規定時間,按照規定流程,完成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全部待命工作,取得了應急救援的資格“證書”。 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