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語一出,想的消失中國輿論大嘩,小大有把這個“數典忘祖”的馮天馮天薇推上斷頭臺的態勢。這讓我想起了N年前的薇自何智麗,盡管兩人的豪門何表現和性質不一樣,但16年前何智麗廣島亞運會比賽時一口一個“要洗”,映射賽后接受采訪時沒一句中國話的射國舉動,著實讓她背負了年的人思批評和指責。16年后的今天,背景和表現與何智麗迥異的馮天薇,面對新加坡媒體采訪時或發自肺腑或走形式一樣的“自豪”,讓國人大憤,這不得不讓人慨嘆,在涉及民族感情的大事上,千萬要謹慎啊。
然而,如果現在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三年并加入新加坡籍并在新加坡隊比賽中拿得冠軍的馮天薇,面對新加坡媒體說“如今的這一切讓我以身為中國人而驕傲和自豪”,我相信,新加坡人也將會對這位新科世界冠軍口誅筆伐,抑或會被打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想一想從5歲開始練球的馮天薇,想一想14歲時在父親臨終前見最后一面的那個小女孩,想一想因身患心肌炎而幾乎葬送職業生涯的那個青少年,想一想之后淪落到日本打聯賽的馮天薇,如今在新加坡謀得一個繼續乒乓職業的舞臺,國人還能張開那罵人的嘴么?
何智麗因那時擊敗了鄧亞萍使中國代表團失去金牌后成為人們的出氣筒,馮天薇的優異表現使得在女乒世界杯上中國乒乓女隊九連冠之夢破碎,所以,不能接受這個現實的乒迷需要找一個理由,不是馮天薇就是王越古,抑或老周樹森……然而,現在的中國已經是開放的國度,用開放的心態來對待體育問題,應該不是什么難事。所以,在馮天薇“自豪門”之后,有一大批理解和支持的聲音,就乒壇本身來說,結束了中國女乒見誰殺誰的征程,也算是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提了一個醒兒,同時也讓耿耿于懷的國際奧委會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有了一分保留乒乓球在奧運會上的理由,它也為世界乒乓甚至是中國乒乓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所以,失掉一塊女乒世界杯的金牌并不是中國乒乓和中國體育的末日,海外兵團的出現也并不是“數典忘祖”,要知道,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里也有九位老外教練,在面對自己祖國運動隊的時候,他們嚴格遵守了奧林匹克精神……在這個時候對馮天薇接受國籍所在媒體采訪時中規中距的幾句話,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相反,我們要把自己思想里那個“小”趕緊清除,不要把任何事,都提升到“民族感情”這個字眼上。(郭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