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成都訊(記者劉銘)網購中哪些行為侵害了你的聚焦知情權?對購物有何影響?維權有哪些困難?為了宣傳貫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優化網絡消費環境,消費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聯合四川省網信辦開展電商平臺網絡交易行為侵害消費者知情權消費調查。益保7月15日,護法調查問卷正式上線。實施
網絡購物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條例一部分,但由于網絡空間的聚焦虛擬性、隱蔽性等特點,消費致使買賣雙方的益保信息不對稱更顯著,消費者的護法知情權更容易受到侵害。知情權是實施消費者的一項法定權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條例使用的聚焦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7月1日實施的消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對維護消費者知情權作了更詳細更具體的益保規定,其中明確禁止“大數據殺熟”,對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經營者,要求事前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
據悉,此次調查堅持問題導向,從四川省消委組織日常受理的大量網購投訴中,提煉出“圖文展示虛假宣傳”“刷單炒信”“大數據殺熟”“低價誘導反復收費”“自動展期、自動續費未顯著提醒”“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用戶協議透明度低、晦澀冗長、可讀性差”“自動跳轉不明第三方網頁”等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的突出問題。期待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真實情況,宣傳法律法規,增強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能力。
責任編輯: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