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松清 上海報道
進入9月以來,火爆定增市場的定增地下火爆行情早已急劇冷卻。
Wind數據顯示,市場截至9月19日,背后僅有5家A股公司實現定增,協議分別是暗涌光明乳業(600597.SH)、大江股份(600695.SH)、火爆七星電子(002371.SZ)、定增地下ST金化(600722.SH)和西安民生(000564.SZ)。市場
上述5家公司的背后募資總額僅為48.04億,而在8月同期,協議定增募資規模高達140.57億。暗涌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不能簡單進行同向對比,火爆因為8月有交通銀行(601328.sh)和海南航空(600221.sh)兩單較大額度的定增地下定增。不過,市場8月A股定增的13家公司,共募資524.9億,9月份估計很難再達到這樣的數量和規模。”
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也對記者表示:“盡管二級市場不景氣,但上市公司的融資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銀行、券商等金融類企業。補充資本金是各家銀行和券商的共同目標。8月的交行和東北證券就是典型。”
與此同時,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已實施定增的92家A股公司中,近10家公司不同程度地遭遇定增對象爽約,涉及資金逾24億元。雖然并沒有一單造成增發難產發生,但也給相關公司造成增發縮水的難堪場面。
慘淡行情下,遭遇資金“饑渴”的上市公司們,想從定增對象手中拿到真金白銀也絕非易事。一份擺在臺面下的協議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參與定增的機構,用來自我保護的“秘密武器”。
地下協議暗涌
“一般我們參與定增都會經過審慎的調查與考量,不會很粗暴的突然離場,這不僅讓上市公司難堪,也影響自己在市場上的聲譽。何況在很多定增中,是有相關協議的。”上述私募人士對此表示。
不過,他也表示去年同期上證指數還在2490點附近,而現在已經跌至2000點附近,大環境的持續低迷也是不得不考慮的。
對于定向增發“地下協議”這一隱秘部分,上述私募人士并不想多談。
“雖然很多定增都會涉及,但還是特別敏感,畢竟這是關系到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雙方切身利益的東西,而且,據我所知,即使在同一單定增中,上市公司對不同的投資機構所簽訂的協議也是不同的。”該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同時,另一熟悉定增市場的投資人則向記者透露:“一般這種地下協議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兩個方面,公司股價和最后贏利。”
眾所周知,相關機構參與定增之后會有相應12個月的限售期,而限售期過后,都會遇到一個拋售窗口期,具體的協議都會圍繞這個進行。
據上述投資人介紹:“過了限售期,定增股票才能拋售,但這個窗口的開放投資者都會關注,股價一般在這個時候也會承壓。通常的情況是上市公司同定增投資機構進行協議,在其將要進行拋售前夕放出相關利好,刺激股價上升,為減持護航”。
火爆定增市場背后: 地下協議暗涌
而另外一種“協議”則是上市公司直接對股價進行承諾,保證不低于多少,確保投資機構會有10%或者更多的贏利,如果最后沒有達到會有相應的補償。
記者進而采訪了在8月、9月分別進行定增發行的航天機電(600151.SH)和光明乳業。他們均向記者表示其定增并沒有該種協議的存在。
“我們定增發行是按照正規程序進行,有我們向投資者發出邀請,也有部分投資者主動上門詢價,流程均是合規的。投資者能參與我們定增自然是看好我們企業的發展前景。”航天機電證券部人士對此回應。
同時參與航天機電和光明乳業兩筆定增的六禾投資相關負責人鄧葵,則以正在出差為由,拒絕了本報記者的采訪要求。
不過,上述私募人士也同時強調并不是因為有這樣的地下協議才會對上市公司進行定增投資。
“我們對項目也會仔細研究和調查,不會因為有這樣的協議而去投資不熟悉的定增,這種協議只能說是在現在并不向好的市場環境下,多一個資金安全的保障,畢竟,這也是對我們投資者資金的一種保護方式。”上述私募人士坦言。
定增虧損嚴重
這樣的“保護措施”在近期的市場表現來看并非毫無道理。
在上半年完成定增的92家公司中,目前股價跌破增發價的已達6成。而在2011年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中,也有近半數在半年內股價就跌破增發價。
同樣參與到定向增發之中的集合信托計劃,也因此而遭受重創。
2011年8月完成發行的定增股票,到目前為止8成處于破發狀態,而同期成立的10只定向增發信托,更是全部處于虧損狀態,平均浮虧已超過20%,虧損最多的博弘定向增發指數型基金22期(結構化)信托,一年來虧損幅度已達25.02%。
同樣的,在去年8月定增的15家公司中,除上海建工(600170.SH)和金馬集團(000602.SZ)為大股東100%出資外,其他13家公司均有機構參與其中。
而各上市公司在定增解禁時,共有9家處于破發狀態,跌幅最大的天潤曲軸(002283.SZ),去年增發價為13.6元,而截至今年8月13日解禁時收盤價只有6.82元,跌幅達到49.85%。
江西新拓投資有限公司獲配該股1010萬股,成為此次定向增發持有最多的機構。按照解禁時股價計算,該公司已浮虧6847.8萬元。
同樣的,其他破發公司也不容樂觀,廣發證券(000776.SZ)在解禁時就遭遇三連陰,市值一舉蒸發103.5億。
上述私募人士對此認為:“去年誰也不會想到市場會這么差,目前情況下,任何人參與定增都是需要勇氣的,加入相關的協議以自我保護也是在所難免的。”
(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