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準本 FDA批準了Roivant Sciences旗下Dermavant Sciences的維莫本維莫德乳膏(tapinarof, 商品名VTAMA® )用于局部成人斑塊狀銀屑病的治療。在兩個注冊三期臨床試驗中本維莫德顯著改善PGA分值,德原用藥12周36-40%用藥組患者基本清除銀屑、創新安慰劑組只有6%患者銀屑清除,藥需間歇用藥療效可以維持療效52周。準本這個產品已經在中國上市,維莫是德原繼青蒿素、砒霜后第三個先在中國上市然后登陸美國市場的創新原創藥物,也是藥需美國市場25年來第一個全新機理外敷銀屑病藥物。
藥源解析
本維莫德(又名Benvitimod )是準本一個白藜蘆醇類似物、是維莫一個細菌代謝產物,最早是德原加拿大一家公司研發。其中國權益被冠昊獲得、創新2019年在中國已經上市。藥需中國以外權益則被葛蘭素旗下Stiefel獲得,后來以2億首付、總額3.3億賣給Dermavant。Stiefel號稱本維莫德是AhR受體調控劑,而冠昊則說這是一個激酶抑制劑。從化學結構看這個化合物正構抑制激酶的可能性較小,但每條通路上都有一些激酶,上游其它蛋白活性受到影響都可能間接影響激酶活性。這是個完全依靠細胞、動物表型而開發成功的藥物,機理是表型發現后的破案推理。
本維莫德按照藥物化學的主流觀點是個問題成堆的化合物。可以預測這個化合物水溶性很差,兩個酚羥基很容易被二級代謝衍生成水溶性磺酸或磷酸鹽,加上高脂溶性這個化合物肝清除率也不會很低,總的來說難以作為系統藥物使用。但是藥物分子本來就是隱藏在正態分布長尾巴里的罕見物種,很多符合成藥性規則的分子只是缺點我們還認識不到、并非優點一定多于本維莫德這樣的化合物。另外一個方面是即使有缺點的分子也是可以找到應用場景的,不能系統給藥的還可以局部給藥。事實上局部疾病可能更適合局部療法,因為這是降低系統毒性的最直接解決辦法。當然在銀屑病這個超級擁擠的市場分一杯羹也是有難度的,IL17、IL23抗體的療效超出本維莫德的活性。小分子藥物是安進PDE4抑制劑Otezla的天下、療效與本維莫德差不多,TYK2抑制劑也效果非常不錯。
此前的青蒿素和砒霜是借助了國外藥廠的幫助才開發成國際認可新藥的,但本維莫德似乎最關鍵的數據積累是來自陳庚輝博士和冠昊的信念和堅持。現在中國生物制藥行業正在進行深刻反思、尋找可持續發展路徑,本維莫德提供了一個寶貴成功案例。創新藥是個高度復雜的活動,有些障礙顯而易見、有些則不是很明顯。如Coolidge所言,天分、知識、經驗這些大家高度認同的因素雖然很重要但有時并非決定因素,唐僧一樣的執著和信念對于結果很難預測的新藥開發可能更為重要。中國生物技術公司與世界的差距已經非常有限,進一步追趕技術當然沒壞處、但這不一定是我們的主要差距。如果說美國企業是鴨蛋、中國企業已經是雞蛋水平,雞蛋鴨蛋撞人體生物學這塊石頭的成功率所差無幾,沒必要非去撞成功的鴨蛋做me-better。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唐僧那樣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