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世茂集團牽線搭橋及資助下,首批生6月18日,名鄉來自四川、村醫云南、復旦附屬甘肅、大學陜西四省偏遠地區首批20名鄉村醫生來到衛生部兒科醫師培訓基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接受規范化專業培訓,兒科培訓結束后,醫院該基地將對考試合格的培訓參訓醫生頒發《培訓合格證書》和《繼續教育學分證書》。此次培訓對提高農村兒童的首批生健康水平,改善兒童生命質量有積極影響。名鄉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等負責人表示,村醫上海培訓鄉村醫生計劃還將繼續實施下去。復旦附屬
“夢的大學千公里行動——世茂愛心醫院醫生上海行”啟動儀式6月18日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舉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兒科兒科醫院、醫院世茂集團和工商聯等代表上臺共同推桿點亮希望之燈;鄉村醫生代表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腎臟病專家徐虹教授和副院長王藝教授贈送錦旗。
近年來,兒科醫生工作繁忙、風險大、待遇不高,導致各大醫院出現“兒科醫生荒”。目前,全國兒科醫生的缺口大約在20萬名左右,全國兒童專科醫院僅占醫院總數的0.52%。在上海,每1000個孩子平均分到0.5至0.6個兒科醫生。上海如此,全國如此,中西部地區更是緊缺。
據該項目負責人徐虹教授介紹,為做好20名鄉村醫生來上海三甲“大醫院”規范化培訓工作,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相關專家精心編制培訓課程,就鄉村醫生較缺乏的兒保、呼吸、消化、外科、腎臟、感染、急救、藥劑、護理等知識進行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的培訓,課目有嬰幼兒營養和喂養指導、兒童腹瀉病和補液療法、鄉村獲得性肺炎診治指南;急性喉炎診斷和處理、兒童休克處理、兒童中毒處理、兒童腹痛的診斷與處理、兒童泌尿道感染診斷與處理、驚厥的診斷與處理,兒童創傷與骨折處理;水痘、麻疹診斷與處理;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處理;抗生素的應用指針、療程和濫用的危害等。
為讓鄉村醫生學到扎實有用的本領,提高其對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及診療水平,提升急危重癥患兒的轉診搶救水平和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讓鄉村醫生直接實地參與病房查房和疑難病例討論等。
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鄉村醫生106萬人,63.0%文化程度僅為中專學歷,大專及以上學歷占13.3%。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從業的醫生中,初中和小學學歷占30%,高中及以下從醫者的比例為43.3%。近年來,鄉村醫生的在職教育的培訓時間和次數雖然明顯增多,但對其培訓方式欠規范,多數針對鄉村醫生的培訓是在鄉鎮衛生院“以會代訓”或在衛校培訓為主,存在不系統、不規范的缺陷,培訓效果也缺乏考核。一項針對我國18,259名鄉村醫生的調查顯示,平均年齡為44.3±11.2歲,最大年齡為87歲,最小年齡為19歲。總體上,我國鄉村醫生隊伍存在年齡老化、學歷較低、知識結構老化等問題。69.5%的鄉村醫生對自己的本職工作也不滿意,其中不滿意的3個主要原因為“收入低”(83.6%)、“工作量大”(38.8%)和“工作條件差”(37.9%)。因此有關專家認為,鄉村醫生在我國農村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她們的業務水平、提高她們的收入,如何把他們留在崗位上應引起我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據悉,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全國兒科學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單位,是最早被國家授予兒科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兒科學組)博士后流動站的單位。目前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單位;上海醫學會兒科學會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候任主任委員單位。已連續六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2010年獲第三屆全國醫院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12年獲衛生部思研會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近10年來獲學科建設和科研項目共計232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03項,SCI收錄論文430篇(近3年來255篇),獲省部級以上獎項22項。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