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0月31日電 (劉俊蒼)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入選項目,孫其師藝術思“傳承與轉化”孫其峰中國畫教學文獻展31日下午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峰中
孫其峰先生是國畫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是教學津開中國當代美術教育的傳薪者、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獻踐行者和弘揚者,也是展天中國藝術界與美術教育界的一座高峰。他曾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幕立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體呈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現大想中國造型藝術成就獎、孫其師藝術思西泠印社終身成就獎。峰中
孫其峰的國畫藝術思想與教學思想是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體系與教學特色的重要支撐,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津開中國花鳥畫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文獻中國畫藝術人才。他與花鳥畫大家李鶴籌、展天張其翼、溥佐、蕭朗等人,共同形成天津美術學院花鳥畫教學學脈傳承與文化精神的譜系,薪火相傳,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共同努力,構筑起天津美術學院花鳥畫教學的強大陣容。
天津美術學院院長賈廣健表示,孫其峰先生既是創作的實踐者,又是藝術理論的研究者。他堅持守正創新,積一生潛心探求與實踐,形成蔚為大觀的時代氣象,實現了對于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通過教學文獻展,能夠更多地了解孫其峰先生創作思想、教學思想的形成。
此次展覽分為“創作”“山水畫課徒稿”“花鳥畫課徒稿”“筆墨精神”四個部分,展出的是孫其峰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創作的近百件課徒稿以及部分精品佳作,同時還集中展示了包含教學、創作、隨感筆記的17個筆記本,以及歷年的出版物等文獻資料和教學影像,立體呈現了孫其峰在中國畫教學上的豐碩成果。他主張“師古人”亦“師造化”,寫生與臨摹并重,只有這樣才能把寫生和創作結合起來,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在傳承中轉化,在轉化中出新。直到今天,這批珍貴的教學手稿仍然是優秀的中國畫教學范本,同時也啟迪后人如何將這些寶貴的教學手稿進行傳承與轉化,為中國畫教學體系的不斷發展添磚加瓦。
展覽將持續至11月12日,公眾可免費參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