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園林植物景觀不僅給人以環境舒適、園林藝術心曠神怡的植物造景物境感受,還可使不同審美經驗的園林藝術人產生不同審美心理,不僅可以改善生活環境,植物造景為人們提供休息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園林藝術場所,而且還為人們創造游覽、植物造景觀賞的園林藝術藝術空間。它給人以現實生活美的植物造景享受,是園林藝術自然風景的再現和空間藝術的展示。
關鍵詞:園林植物;造景藝術;自然景觀。植物造景
園林植物造景,園林藝術不僅可以改善生活環境,植物造景為人們提供休息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園林藝術場所,而且還為人們創造游覽、植物造景觀賞的園林藝術藝術空間。它給人以現實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風景的再現和空間藝術的展示。園林植物除有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環境、氣候和防風、庇蔭的基本功能外,在園林空間藝術表現中還具有明顯的景觀特色。
一、植物造景的時空序列節奏與其自然美
園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質,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態習性。在景觀表現上有很強的自然規律性和"靜中有動"的時空變化特點。"靜"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長位置和相對穩定的靜態形象構成的相對穩定的物境景觀。"動"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當植物受到風、雨外力時,它的枝葉、花香也隨之搖擺和飄散。這種自然動態與自然氣候給人以統一的同步感受。如唐代詩人賀知章在《綠柳》一詩中所寫:"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栽去,二月春風似剪刀",形象地描繪出春風拂柳如剪刀栽出條條綠絲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駢的詩句:"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風與植物散發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間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體在固定位置上隨著時間的延續而生長、變化,由發芽到落葉,從開花到結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動。如蘇軾在《冬景》一詩所描述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園林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形成了"春花、夏葉、秋實、冬枝"的四季景象(指一般的總體季相演變)。這種隨自然規律而"動"的景色變換使園林植物造景具有自然美的特色。
二、植物造景的獨立景觀與表現形式
園林植物是經過長期人工選擇的各具特色的觀賞性植物,以它們優美的形態,絢麗的色彩,自然的聲響,沁人的芳香在園林中可以獨立構成豐富多彩的景觀。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1、孤植樹,是單形體的樹木型態與色彩的景觀表現形式。一般配植在開闊空間中或視線開朗的山崖坡頂處,往往是所在空間的主景和焦點。不同的空間形式和樹種,具有不同的景觀效果。如廣西陽朔的"榕蔭古渡"風景點,就是以挺立在田野中的一株占地畝余的大榕樹而得名,這株榕樹盤根錯節、枝干舒展、冠如華蓋、濃蔭匝地,使人產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黃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蒼勁優美,側枝懸挑在文殊洞頂,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風景點。
2、樹叢,是按形式美的構圖規律,既表現樹木群體美,又烘托樹木個體、美的叢狀組合形式。在形態上有高低、遠近的層次變化;色彩上有基調、主調與配調之分。群體的疏密錯落布局形成明顯的空間劃屬關系,隨著觀賞視點的變換和植物季相的演變,樹叢的群體組合形態,色彩等景象表現也隨之變化。我市體育公園的植物配置,較好地采用了這一植物造景的表現手法。
3、花壇,是以草本花卉為主的眾多植株的集合體。以艷麗的花卉群體色彩表現花壇的圖案紋樣或模擬造型,具有工藝美的表現特點。花壇作為主景時,大多都設在大門和建筑前廣,場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廣場中心,作配景時,常設于道路、廣場兩側,以帶狀、花緣和花徑形式表現。由于花壇的色彩艷麗、明快,表現形式多樣,所以有較強的景觀效果。如我市砂子嶺;廣場中心的圓形花壇,以幾種有色植物組成幾何圖案,大塊的色彩對比鮮明,形式活潑,使人賞心悅目。
4、樹群,是以樹木群體美為主的樹叢群體的擴展形式。可采用純林,更宜混交林。由喬、灌、花草共同組成自然式樹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緣線,起伏錯落的林冠線和疏密有致的林間層次,立體感強。在大型園林和風景區內可以與密林或防護林帶結合構成風景林。樹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環境質量,又可獲得雄偉壯觀的植物景觀。如昭山風景區在大片的馬尾松林內混交檫木,林下有長蕊杜鵑、白繼木等,初春時節,遠望,林冠線上嫩綠的松針襯托著淡黃的檫木花,宛如一幅剛剛渲染過的水彩畫;近觀,林下火紅的杜鵑、雪白的繼木花,色彩斑斕令人倍感大自然的親切。
三、園林植物與其他景觀材料的組合
園林植物不僅具有獨立的景觀表象,還是園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及雕塑、噴泉等小品構景的重要組合材料
1、植物造景對園林建筑景觀的作用
(1)園林植物造景對園林建筑的景觀有著明顯的襯托作用。首先是色彩的襯托,用植物的綠色中性色調襯托以紅、白、黃為主的建筑色調,可突出建筑色彩;其次是以植物的自然形態和質感襯托用人工硬質材料構成的規則建筑形體。另外由于建筑的光影反差比綠色植物的光影反差強烈所以在明暗對比中還有以暗襯明的作用。
(2)園林植物造景對園林建筑有著自然的
隱露作用,"露則淺,隱則深",園林建筑在園林植物的遮掩下若隱若現,可以形成"竹里登樓人不見,花間問路鳥先知"的綠色景深和層次,使人產生"覽而愈新"欲觀全貌而后快的心理追求。同時從建筑內向外觀景時,窗前檐下的樹干、樹葉又可以成為"前景"和"添景"。
(3)植物造景能改善園林建筑的環境質量。以建筑圍合的庭院式空間往往建筑與鋪裝面積較大,游人停留時間較長,由硬質材料產生的日照熱輻射和人流集中造成的高溫與污濁空氣均可被園林植物調節,為建筑空間創造良好的環境質量。另外,園林建筑在空間組合中作為空間的分隔、過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墻、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須借助園林植物來裝飾和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