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2024年,小幅行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始終保持溫和上漲。上漲
1月9日,降家預計今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幅收2024年全年,窄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仍低其中,12月份,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全國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0.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繼續回升,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12月CPI同比漲幅低位下行,符合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受供應增加等影響,當月蔬菜、水果和豬肉價格下跌,加之上年同期價格基數偏高,12月食品CPI同比由正轉負,拖累整體CPI同比漲幅低位回落。”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在解讀數據時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也表示,從環比看,2024年12月食品價格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2.1個百分點,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12個百分點。
在馮琳看來,2025年宏觀經濟能否擺脫低物價局面,將主要取決于房地產市場何時實現趨勢性止跌回穩,以及外部貿易環境變化對國內消費、投資信心的影響,以及今年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的力度等。
“我們判斷,2025年CPI整體還會處于1.0%以下的偏低水平,這將為實施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提供較大空間。”她表示。
食品價格走弱拖累CPI
從數據來看,食品超季節性下跌導致CPI同比繼續回落。
從同比看,2024年12月CPI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1.0%轉為下降0.5%,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09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12.5%和0.5%,漲幅均有回落;鮮果、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糧食價格降幅在1.3%—13.8%之間。
董莉娟表示,食品方面,受暖冬天氣利于生產和儲運,加上豬肉供給充足,鮮菜、鮮果豬肉等主要食品價格環比繼續大幅低于近十年歷史同期均值,食品價格連續三個月超季節性下跌,對CPI同比的拉動由正轉負。
與此同時,服務需求和油價低基數支撐非食品同比回升。
受元旦假期需求提前釋放、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影響,非食品方面,旅游、租賃等服務價格溫和上漲,加上能源拖累作用受低基數影響有所減弱,本月核心CPI和非食品價格同比均回升,是CPI增速維持正增長的主要支撐。
非食品中,能源價格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2.1個百分點;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繼續持平,其中金飾品價格上漲27.2%,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別下降4.7%和6.0%;服務價格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展望2025年1月,馮琳對本報記者表示,春節錯期效應下,居民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會在1月集中釋放,進而帶動CPI同比升至1.0%左右。
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李沫則預計,2025年1月CPI或增長0.8%左右,全年均增長0.5%。
“預計1月份食品價格環比由負轉正,春節錯月將對同比增速形成較強支撐,1月CPI翹尾因素為-0.2%左右;豬肉對CPI同比的影響變化不大,為小幅正向拉動;服務價格受益于春節假期需求和系列促消費政策提振,有望溫和回升;油價或對非食品的拖累作用繼續減弱。”李沫對記者表示。
PPI仍在回暖中
2024年12月份,受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傳導等因素影響,全國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
“12月PPI環比轉跌,同比跌幅因基數下沉有所收斂。”馮琳表示。
李沫也表示,PPI環比下降0.1%,再次由正轉負,天氣轉冷導致建筑施工季節性放緩以及國內經濟供強需弱是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生產資料價格由上月上漲0.1%轉為持平;生活資料價格由持平轉為下降0.1%。電廠存煤較為充足,煤炭新增需求有限,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1.9%。房地產、基建項目淡季陸續停工,鋼材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0.6%。
同比來看,12月份PPI同比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至-2.3%,翹尾拖累作用減弱是主要原因。但從結構看,采掘工業、加工工業和耐用消費品價格環比回落是PPI環比轉負的主要拖累。
分行業看,建材行業和中游裝備制造業價格環比均回落,原油鏈價格環比有所回升,反映出國內投資需求減弱和部分行業供強需弱是本月PPI環比轉負主因,國際輸入通縮壓力邊際減輕。
“預計2025年1月份PPI降幅收窄至-1.9%左右,全年約增長-0.9%。一方面,1月份PPI翹尾因素在-2.1%左右;另一方面,受全球需求仍有韌性、OPEC+延遲增產等供給端變數階段性塵埃落定影響,短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下行壓力減弱;此外,隨著一攬子刺激政策進一步見效,加上年初各地奮戰開門紅,短期國內工業品價格有望溫和回升。”李沫表示。
馮琳預測,伴隨上年同期價格基數下行,以及穩增長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2025年1月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2.1%左右。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