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彩田村黨側記依托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古村落建設,園黨陽鄉御簾御簾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旗紅村民的明溪幸福指數越來越高。村里黨員處處率先垂范,縣夏為打造鄉村紅色旅游獻策獻力。支部”7月7日,工作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黨支部書記張玉清欣慰地說。彩田村黨側記
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黨支部,園黨陽鄉御簾現有黨員33人。旗紅近年來,明溪在各級黨組織的縣夏領導下,御簾村“兩委”從實際出發,支部認真履職,工作在健康、彩田村黨側記有序、規范發展青年黨員上下功夫,堅持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原則,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夯實黨建,提升服務能力
2013年,御簾村黨支部向上級爭取資金40余萬元,對御簾村老村部進行修繕改建,整理出1間綜合辦公室、2間會議室、1間儲存室,配置了辦公電腦、打印機、檔案柜等辦公設施,較好地改善了村“兩委”的辦公環境。
為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引領作用,2011年、2014年,御簾村分別向福建省僑聯、三明市政法委爭取到了下派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指導工作的機會。2015年,在村換屆選舉工作中,選出了一批年輕優秀的農村黨員進入村“兩委”班子,根據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年齡、個性特長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極大地提升了村“兩委”的工作創新能力和工作效率。
針對農村黨員對理論學習不重視這一情況,御簾村新一任黨支部加大了管理力度,健全制度,注重效果,督促檢查;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和學習制度等,在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學習,加大對新的《條例》《準則》的學習,不斷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村“兩委”干部積極利用“秀美陽光夏陽政務網”進行最新的理論知識學習,開展討論交流,做到學以致用;利用“三會一課”制度定期討論村務工作,指出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有力地保證了御簾村黨支部的健康發展。
此外,該村不斷完善村規章制度建設,嚴格落實夏陽鄉黨委提出的黨員“3+2”教育管理模式,利用項目村主干帶動村莊經
濟的發展,引導推進產業發展;利用黨員設崗定責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制定了致富帶頭崗、教育宣講崗、文明督導崗、治安維護崗、村務監督崗等6個崗位,建成便民服務代辦點,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提升為村民服務的能力;實行片、組互督機制,積極學習借鑒其他農村黨支部的先進工作經驗;利用網絡平臺、手機短信平臺對外出黨員進行管理;建立村務公開制度,成立村務監督小組,讓村民參與監督;創新“168”工作機制,完成多項便民工程,村民為之點贊。
綜合治理,完善設施建設
2008年,御簾村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該村被列入首批“中國傳統村落”。趁此東風,近幾年,御簾村先后投入1200多萬元,不斷加強鄉村環境整治,對村中古跡、古建筑進行修繕,完成了東方軍司令部舊址、紅軍戰地醫院舊址、南屏書院、凌霄閣、汝淳公祠、敘述堂、風云禪寺等古建筑的保護工作,并對該村古民居進行了修繕保護,對140戶古木屋進行屋面修繕工程及室內線路改造工程,消除古民居安全隱患;完成村廣場、停車場等建設項目,建立油菜花基地、瓜果長廊、荷花池等農業觀光項目。
先鋒引領,助力村民增收
為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御簾村黨支部積極探索適合鄉村發展的產業,在前一任村書記張壽興的帶領下,發展藥用材和綠化苗木種植,與福建省南方制藥有限公司對接,創辦明溪縣眾森紅豆杉有限公司,利用拋荒的山壟田種植優質品種的“南方一號”紅豆杉600畝、種植珍稀觀賞苗木200畝、種植福建山櫻花150畝、種植油菜花200畝,著力打造鄉村游觀光項目,引導村民創辦“農家樂”飯店,解決御簾村農閑時的閑散勞動力,帶動村莊經濟發展,促進村財增收,助力貧困戶脫貧。
依托“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片,該村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生態資源,謀劃旅游發展項目,推進“展廳文化”,完成“御簾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廳”“廉政教育展廳”“鄉愁館”“攝影作品展館”等建設;結合該村“糍粑節”“油餅節”“祭天”等傳統節日習俗設立旅游項目,并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宮廷十二換”的保護與傳承,傾力打造鄉村游項目。
立足鄉土,夯實“兩學一做”
用方言,讓農村黨員易于學習。近年來,針對農村黨員文化水平偏低的困難,村“兩委”深度挖掘鄉土文化資源,注重自取素材,說身邊人,講村里事,充分利用歷史文化名村豐富的教育資源,采取“移動課堂”模式,把祠堂變為“三會一課”講壇,讓革命歷史的“紅色”遺跡成為黨性鍛煉基地,將家訓文化提煉為提高黨員素質的學習內容。依托原東方軍司令部、紅軍戰土醫院、南屏書院等遺址遺存,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展廳、“家道傳廉”展廳、鄉愁館,黨支部組織委員張有圣用方言,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內容融入現場解說,進一步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貼近心聲、入腦入心。
請鄉賢,用身邊黨員現身說教。御簾村以鄉情為紐帶,邀請全力投入家鄉建設的退休干部張松青、潛心研究御簾傳統文化的退休干部溫榮春、掛職駐村的市政法委干部韓小南分別圍繞“為民服務記心中,我是黨員該做什么”“傳承家訓正家風,堅守黨紀黨規不含糊”“知黨史,緬懷先烈,堅定不移跟黨走”3個專題,給全村黨員上黨課,并宣傳79歲老黨員、退伍軍人張美求長年堅持組織學生祭掃村里戴連發烈士墓、講紅軍長征故事的善舉及兩任老支書張祥清、張壽興等身邊黨員一心為公的先進典型事跡。通過黨員鄉賢的引領推動,身邊黨員的示范帶動,在學習教育活動中起到激發共鳴、春風化雨的作用。
接地氣,促全體黨員爭當先鋒。圍繞縣委在學習教育活動中對農村黨員提出的爭做“遵規守紀先鋒、帶頭致富先鋒、互幫互助先鋒”的要求,御簾村黨支部帶領黨員參觀攝影展廳,領略御簾村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人文;通過拓展延伸“168”黨建工作機制,推進精準扶貧、發展鄉村旅游、落實土地確權等村里重點工作;細化目標管理,開展全員設崗定責,全村33名黨員主動認領致富帶頭、文明督導、村務監督等6個崗位。2015年,黨員義務參與遷移谷倉38個,拆除豬欄45個,填埋活水池260平方米,推平土坡、填造停車坪600平方米,3名黨員帶頭發展“農家樂”,帶動1名困難黨員、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紅豆杉等珍稀苗木種植,助力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