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 馬
換上象牙色的癮體育運馬褲,穿上黑色的動風馬靴,戴上標準的尚中騎士帽,我迫不及待地照了照鏡子,國網(wǎng)嘿!初過還真有些騎士風度。騎士
走進馬房,癮體育運一排高大的馬匹齊刷刷地扭過頭來,教練介紹說:馬是很敏感的動物,對陌生人常常處于防衛(wèi)狀態(tài)。你看,這些馬探出頭來雙耳直豎向前方,它們在觀察你的一舉一動。騎手在上馬之前一定要了解馬匹的行為特點,熟悉馬兒的"身體語言"。比如:雙耳后背表示反感和示威,前蹄趴地表示焦躁不安,尾巴高高豎起或左右掃動表示高興和歡愉。馬和人一樣,也有各種情緒和心理。耐心地對待它,讓它慢慢熟悉你,它會對你的動作做出理想的反應。
我指著一匹駿美的栗毛馬說:"我能騎這匹馬嗎?它真漂亮。"教練解釋道:"這是一匹純血馬,是專門為賽馬而訓練的。它性情急躁,動作幅度大,不適合初學者騎乘,否則就太冒險了。"他見我一副不甘心的表情,繼續(xù)說道:"馬分為很多類型和品種,適合作馬術運動的主要有兩類:熱血馬和溫血馬。熱血馬反應機敏,速度快,適合做賽馬和馬球用,代表品種有純血馬、阿拉伯馬和馬球馬。溫血馬性情溫順,步伐有彈性,動作舒展,柔韌性好,適合高級騎術比賽,如奧運會上的場地障礙賽和盛裝舞步比賽。當然這類型的馬也適于培養(yǎng)初學者,其代表性的品種有德國的霍士丹馬、漢諾威馬和奧登堡馬、西班牙的利比察馬。我國的伊犁馬和三河馬也屬于溫血馬。"
我認真地聽完教練的解釋后問道:"那么今天我騎哪一匹馬?"他撫摸著一匹黑駿馬的頭說:"這匹馬叫"丁丁",是前蘇聯(lián)的奧爾洛夫馬,很適合你騎。"我走上去摸了摸"丁丁"的鬃毛,它很友好地嗅了嗅了我的衣服,眼神顯得溫和而親密。教練替我給"丁丁"裝上馬鞍和水勒(他指責我管它叫"籠頭"),并告訴我下一次要學會自己備馬,拉上"丁丁"帶我走出馬房。
走 馬
進入練馬場后,"丁丁"顯得特別興奮,又叫又跳,像要參加賽馬比賽似的。我看著它雄健的身形,擔心自己難以騎上這獵豹一樣敏捷的動物。教練一邊發(fā)出"噢啦"的口令安慰它,一邊給它系上調(diào)教索,然后站在場地中央,讓"丁丁"圍著他做圈線運動,并鼓勵我說:"這匹馬很好,從來不傷人,不要害怕。有些馬不安靜,要先消耗一下它們的沖動情緒,讓它進入訓練狀態(tài)。"我看著黑馬悠閑得意的樣子,心里總算踏實了許多,走過來準備上馬。教練告訴我要調(diào)節(jié)好鐙革的長度,理想的鐙長要以指尖到腋下的距離為大致標準。調(diào)節(jié)完兩側鐙革后,我被教練扶上馬背。
我一上馬才知道坐在一個充滿活力的肉體上,像是踩在云里似的頭重腳輕,一點平衡感都找不著了。我兩手死死抓住了馬鬃,呼吸有些不自然了,"丁丁"向前邁了幾步,我機械地像個木頭人,任憑它動作。教練喊道:"放松點兒,把上身坐直,眼睛向前看,做幾次深呼吸調(diào)整一下情緒。"
我試著按照教練的話做了,覺得找著了一點安全的感覺,剛才的緊張緩和了許多。教練提醒我說:"馬是很會感覺人的,你緊張它會感覺到,如果馬兒本身膽小就會跟你一樣不知所措,而淘氣的馬就會對你開玩笑,搞小動作來嚇唬你。"
慢慢地,我的身體輕松了不少,手腳也能使上勁兒了,只是覺得腰部有點僵硬,不禁問道:"教練,還要這樣直挺挺地坐著嗎?""好吧,做做轉(zhuǎn)體動作,以腰為軸向兩側轉(zhuǎn)體,放松腰背的肌肉。"我試著做了兩下,然后增加了動作的幅度,像在健身房里做健美操一樣。這時,"丁丁"忽然停下來不走了,好像等著誰。教練對我說:"用腿,小腿夾緊,用騎座推進。"馬兒再次走起來,我又恢復了運動感。
得寸便進尺。我對教練說:"現(xiàn)在能否讓它走快些?"教練看了看我,道:"先做一會兒輕快步吧,這樣的練習對提高騎術有好處。這是兩節(jié)拍的步法,馬背的顛蕩程度很大,你要感覺馬背的起伏,馬背拱起時,你稍微抬起坐骨,通過蹬起馬鐙將馬背的反震力化解;馬背放下時,你坐回馬鞍上,動作要輕,不要砸馬背。準備好,我們開始練習輕快步。"
"丁丁"在教練的口令下加快了速度,我感到身上猛地顛蕩起來,又有些找不著北了。每一次我坐下的時候,馬背卻拱起來,拍擊著我的坐骨,而且身體也開始搖晃起來。教練大喊:"注意馬的節(jié)奏,一二、一二,迎合它的步點。"我按照兩節(jié)拍的韻律做動作,果然覺得不顛了,也有了節(jié)奏感。"
教練一直通過調(diào)教索誘導著"丁丁",試圖讓它保持向前的欲望和平穩(wěn)的步調(diào),以幫助我掌握動作的要領。我要求他把調(diào)教索松開,他卻解釋道:"第一課應全部在調(diào)索運動上進行,這樣訓練的效果要比自由騎乘明顯。
跑 馬
練習了20分鐘后,教練讓我下來休息一會兒。坐在馬上并未感到太累的我,一落地卻感到雙腿疼痛無力,差點摔在地上。教練笑了:"怎么樣,腿不聽使喚了吧?第一次騎馬都是這樣,多練幾次就習慣了。"說完,他又故意問道:"還能練嗎,想不想騎馬跑步兜兜風。"
一聽到可以跑一跑,我又來了精神,總算沒白來,怎么著也得兜幾圈呀。教練幫我再次上馬,又扣上調(diào)教索,對我說:"跑步的時候身體的重量要放在兩鐙上,腳后跟向下壓,要感到全部體重通過馬鐙轉(zhuǎn)入腳跟。同時,上身從腰部以上開始稍向前傾,這樣使騎座后移,隨著速度的增加,上身前傾角度加大。為了鞏固騎座,要夾緊大腿、膝蓋內(nèi)側和小腿上部,記住,小腿上部如果不夾緊,握力就不夠,可能會落馬。"
隨著教練的口令,"丁丁"開始跑起來,我覺得膝蓋內(nèi)側好像被用力扯了一下,身體向后傾斜,險些掉下馬。我本能地去用手拉緊韁繩來保持平衡,卻遭到教練的指責:"不要把韁繩拉得這么緊,馬嘴很細嫩,用力拉它感到很疼。你要想象手中的韁繩是一根絲線,另一頭被你的愛人拉著,難道你會扯斷它嗎?"
我努力地夾緊膝蓋和小腿上部,果然覺得穩(wěn)固了不少,馬背的起伏通過坐骨傳到腰部,化解了它的力量。"丁丁"的長鬃隨風飄動,我想自己若能摘掉騎士帽,那烏黑的長發(fā)也會隨著它的節(jié)奏而飄動。幾圈下來,教練控制住調(diào)索,讓"丁丁"慢下來。
我騎著"丁丁"走在回馬房的路上時,回味著剛才騎馬奔跑的感覺,沒有任何語言能表達我的自豪與灑脫。等著瞧吧,待到滿山紅葉時,我會自如地騎著馬去享受大自然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