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大二院心外科完成甘肅省首例全胸腔鏡下房顫雙極射頻消融手術
近日,蘭大例全我院心外科成功實施全胸腔鏡下房顫雙極射頻消融手術,院心這也屬我省首例。外科完成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甘肅是省首雙極射頻手術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房顫總的胸腔消融發病率為0.4%,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鏡下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達到10%。房顫房顫時表現有心跳頻率較快,蘭大例全而且不規則,院心有時候可以達到100~160次/分,外科完成心房失去有效的甘肅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省首雙極射頻手術血栓脫落后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胸腔消融導致腦梗塞、鏡下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患者康某是一名教師,56歲,患心房顫動十余年。經常在給學生上課或者活動中出現快速心室律房顫,感覺心臟跳動紊亂或心跳加快,體力疲乏,勞累;頭暈眼花甚至昏倒,也間斷出現胸部不適癥狀,例如疼痛、壓迫或者不舒服。在輕度體力活動或者休息時感覺呼吸困難。 入住我院后,我院心外一科醫護人員在主任柳德斌的帶領下,仔細研究患者病情,因該患者在9年前曾經接受過房間隔缺損封堵手術,不能完成導管射頻消融。綜合分析患者各項檢查結果后,最終決定為患者進行全胸腔鏡下房顫雙極射頻消融手術。在手術中,在患者的兩側胸部各開了3個直徑1.5厘米的“鑰匙孔”小切口,在胸腔鏡引導下,借助特殊的雙極射頻消融系統,完成了房顫的心外膜射頻消融手術。由于手術創傷很小,不用進入心臟內部,所以術后患者也不需要輸血。術后患者心律也恢復為正常竇性心律,并于近期出院。 據悉,全胸腔鏡下房顫射頻消融手術是一種新的理念,是治療持續性房顫的有效手段,總體成功率達75%到85%以上。全胸腔鏡下房顫射頻消融手術融合了全胸腔鏡心臟外科手術和房顫射頻消融手術的優點,相應地避免了開胸手術和導管消融手術的不足,代表了當今心血管外科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全胸腔鏡下房顫雙極射頻消融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我院心血管外科的醫療質量和技術水平又上了新臺階,對我院心血管外科的業務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