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1日,復旦“飛鯊杯”第五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廈門大學舉行。大學大賽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艾劍良教授課題組天弩團隊入圍總決賽。航空航天獲經過三天的系第行器激烈角逐,18級博士生王亮主持的屆中究生獎作品《“天弩”察打一體四旋翼無人機系統》取得了大賽一等獎的好成績。
開幕式合影
總決賽參賽代表合影(從左至右:張立、國研王亮、未飛邢振林)

“天弩”察打一體四旋翼無人機系統,創新集識別、中榮跟蹤、復旦打擊功能于一體,大學大賽設計用于空飄物、航空航天獲低慢小飛行器管制。系第行器 “天弩”系統設計組成主要分為三部分:目標識別與處理系統、屆中究生獎全方位避障系統、國研底層飛控系統。各分系統協同運行,實時通訊,共同構建完整功能體系。以復雜環境為背景,構建小目標自主識別與跟蹤技術。設計了魯棒性好、可靠性高的目標自主識別與高速跟蹤算法。發射裝置采用連發火力覆蓋設計思想,每秒10次自動校正射擊彈道,對目標實施快速有效打擊。同時構建以模糊控制為核心的無人機實時避障解決方案,保障飛行安全。
三維實體化建模
V1.0樣機飛行測試
目標跟蹤算法測試
室內靜態打靶測試
遠程登陸“天弩“飛控系統
室外動態自主察打測試 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的主題賽事之一,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等主辦。本屆以“開放創新 逐夢未來”為主題,共有來自125家研究生培養單位的508支隊伍報名,提交作品451件,總參與人數達2119人,為歷屆大賽之最。經過網上初評,確定125支參賽隊入圍全國總決賽。決賽期間,來自全國40余家研究生培養單位的500余名研究生及百余名評審專家、院校領導、指導老師、相關企業代表抵達現場參與。在賽程設置上,本次大賽分創意類和實物類作品參賽。為充分展現團隊的創新意識,參賽選手需通過作品報告,ppt展示,作品靜態展示以及實物飛行演示,專家問答等環節完成比賽。專家從作品選題新穎性與創新性、技術原創性、科學性、技術深度、預期經濟效益、預期社會效益、技術可實現性、代表的國內外技術水平、報告書寫質量、答辯綜合表現等十個方面進行評定。最終評選出常規賽道一等獎12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67項,企業賽道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3項。
本次競賽得到了復旦大學研究生院、航空航天系的大力支持。增進了參賽隊員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提高了我校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知名度。競賽以“創新改變未來”為理念,圍繞飛行器技術創新,著力增強廣大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發掘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