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網】隨著競爭壓力的觀察加大,不少家具工廠甚至已經停產一段時間了,家具進入價格一再降下來,行業銷庫卻仍賣不出去,觀察只能堆在倉庫里,家具進入有的行業銷庫倉庫還到了爆倉的地步。很多人認為跟房地產、觀察股市等有很大關系:其一,家具進入房地產不景氣,行業銷庫買房、觀察裝修房間的家具進入人也減少,自然家具的行業銷庫購買能力也在下降;其二,股市突遇上升期,觀察很多消費者都把錢投入股市,家具進入進一步降低了購買欲望,行業銷庫家具這一塊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13億的人口不可能瞬間蒸發了大部分的消費能力,為何工廠的庫存會到爆倉的程度?消費者是不是都不買家具了?不買木門了呢?而行業的庫存又已到達一個怎樣的地步?
倒閉帶來的倉庫存貨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家具行業的庫存比之前翻了一番,數量龐大的存貨逼迫整個行業進入銷庫存、銷產能的階段。在業界,特別是一些大的家具工廠都要求經銷商壓兩套貨,拿貨不能賣多少拿多少,必須按照壓兩套貨的規定走。市場如果大好,經銷商自然不在意壓貨,貨不愁賣,放在倉庫也好及時給客戶送貨。但市場一遇冷,經銷商壓集在倉庫的貨就會變成“負擔”,特別是經銷商倒閉,則需要把這部分產品超低價賣出去,消化掉這部分庫存,銷庫存的同時也消化了一部分市場購買力,搶了一批潛在購買家具的消費者。
觀察:家具行業進入“銷庫存時代”
此外,工廠所開的子品牌,并非全部都能賣好賣座,有的品牌新推出后,經銷商不買賬無法在市場中開足夠的店面(一般中端品牌要開50個店面以上,高端品牌要30個店面以上),品牌便會被砍掉,但在推出市場的過程中,已生產出來的家具由于品牌推廣不開只得堆在倉庫里,工廠必須已較快的速度消化掉,以極低的價格銷售出去,這樣一來,又消化了一部分的購買力。
再者,面臨市場沖擊的還有賣場,特別是一些經營不善的地方賣場,或是加盟的連鎖性賣場,成活的幾率小,這幾年倒閉的情況嚴重,賣場倒閉,那么入駐的商家必然也需要清除所有的庫存,在結業期到來前,以低于市場幾倍的價格出售,如此一來,賣場倒閉帶來的低價促銷,又間接消化了一部分的購買力。
經銷商、工廠、賣場倒閉帶來的消化庫存,從全國范圍去統計,數量龐大,強大的銷庫存活動,勢必搶了其他商家的生意,瓦解了一大部分的市場購買力,對市場產生沖擊,讓原本不景氣的市場更加不景氣。
拉長產品線消化購買力
除此之外,基于市場的變化,和多數工廠效仿國外家具企業的做法,很多家具工廠拉長產品線做大家具或獨立店。不僅是家具工廠拉長產品線往外延伸,建材行業也在做大家具,從建材覓食到家具。跨界而來的大家具,雖然深耕家具領域不久,但在做大家具的同時,從上游家裝的角度切入市場,消費者一旦選擇這些等,從上游直接消費了家具,無需再到家具店面買家具,從上游就消化了大部分購買力。以前消費者都是買完建材再買家具,但選擇家裝公司后,便一站消費建材和家具等,也省去了去下游找家具的環節,原本供大于求的家具市場,購買力更被攤薄。
作為家具市場中的一員,木門行業要深刻認識到庫存的不良影響。為此,木門企業不僅要在生產環節控制庫存量,還要從零售的角度解決庫存問題,比如與電商合作、加大促銷力度等,打造“三網合一”的銷售模式,以消化日益增長的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