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廢水處理流程:二級處理工藝流程為“調節池→生物氧化→接觸消毒”。處理廠醫院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直供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醫院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生活設備污水經提升后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污水好氧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處理廠出水達標排放。直供調節池、醫院生化處理池、生活設備接觸池的污水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焚燒。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處理廠二級處理工藝流程(非傳染病和傳染病污水)(略)傳染病醫院的直供污水和糞便宜分別收集。生活污水直接進入預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后進入調節池,病人的糞便應先獨立消毒后,通過下水道進入化糞池或單獨處理。各構筑物須在密閉的環境中運行,通過統一的通風系統進行換氣,廢氣通過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線消毒系統。厭氧處理特點是造價低,占地少,能量需求低,還可以產生沼氣;而且處理過程不需要氧,不受傳氧能力的限制,因而具有較高的有機物負荷潛力,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進行有機物降解。厭氧常用的方法有完全混合式厭氧消化器、厭氧接觸反應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流化床、升流式固體反應器等。自然處理法是利用天然水體、土壤和生物的物理、化學與生物的綜合作用來凈化污水。這類方法投資省、工藝簡單、動力消耗少,但凈化功能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自然處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土壤處理法、人工濕地處理法等。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屬于中小規模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與大型污水處理系統相比,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具有處理效率高、能耗低、產泥量少、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但該類產品主要存在風機功耗大,暴氣裝置易損壞、堵塞、更換目難;運行中泡沫四流、出水水質不穩定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對該類型裝置進行如下優化;采用下彎式穿孔管曝氣裝置,增加裝置可靠性;相鄰支管交錯開孔,多角度曝氣;在曝氣池上方安裝可新卻的噴淋管裝置,去除曝氣產生的泡沫;采用漸減式曝氣方式,降低曝氣風量;增加中水同流管路,穩定污水水質。污水處理設備合理的結構確保了維護工作十分簡單,無須專業人員執行煩瑣的測試和維護。每周1 5—20分鐘的常規設備檢查:每月1—2小時的常規設備保養檢查;每季度約1—2小時的清理工作;每年一次約6—8小時的設備校正,檢查和保養工作。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推廣情況: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自用戶使用以來,深得用戶的好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物、有毒物等污染物質,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方法。生物處理法又分為需氧處理和厭氧處理兩種方法。需氧處理法目前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和氧化塘等。厭氧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處理設備,主要為消化池等。與物理、化學方法相比較,生物法具有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好的特點。但生物法存在著處理時間相對較長、廢水中含有有毒物質存在時難以使用等缺陷。生物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正不斷努力,通過改良微生物菌種、改良處理工藝等手段提高生物處理的效果。有機污染主要來源于混合液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多糖、蛋白質等),腐殖酸類,微生物絮體、細胞碎片等。其中溶解性有機物SMP、EPS雖然對于MLSS來說占比非常低,但是它們所造成的膜污染占到26%-52%。微生物在膜孔內及膜表面生長、吸附作用也是膜污染的重要因素。由于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的,目前A2/O在處理同時含有N、P污水時,不能對兩種污染物同時達到的處理效果,除P效果好,那么除N效果必然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公司根據實際,污水在每個處理單元的回流比,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的條件下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達到了同時處理N、P的效果,在諸多工程實踐中也受到了客戶的一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