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宿州我市聚焦農業高質高效、發展鄉村宜居宜業、特色農民富裕富足,產業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多元化農業特色產業,助力振興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鄉村農業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宿州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在碭山縣玄廟鎮天蕈家庭農場,特色一排排標準化種植大棚整齊敞亮,產業大棚里的助力振興栽培架上,一朵朵黑色的鄉村雞樅菌如雨后春筍般撐起小傘,密密麻麻,宿州長勢喜人。發展農場負責人鹿金正在大棚內查看雞樅菌的特色生長狀態,幾名工人正在采摘、裝箱,一派忙碌景象。
鹿金告訴記者,目前每個大棚需要投資放置三萬個菌包,而菌包基本上三個月就要更換一次,而且黑皮雞樅菌容易破損,所以摘菌、削根、分揀、包裝等工作需要依靠人力來完成,因此,黑皮雞樅菌產業可以有效帶動當地閑置勞動力就業,讓村民實現增收。如今,每天在農場里務工的村民有近二十人,大部分都來自周邊村莊。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先行。玄廟鎮在原有食用菌種植基礎上,創新引進新品種,加強管理,擴大產業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產業效益。小小黑皮雞樅菌為村民撐開了“致富大傘”,更為鄉村振興增添了一抹亮色。
今年以來,我市立足地方特色資源,堅持以產業發展為突破,引導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目前,全市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7138個、家庭農場39658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已發展到343家、位居全省第一;培育認定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1439人。加強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示范創建,新增省級長三角基地8個,全市28個基地實現一二三產總產值41.6億元;在滬蘇浙地區銷售額達19.3億元。加強農業“雙招雙引”,新增綠色食品產業“雙招雙引”平臺項目100個,投資總額306.362億元。
全媒體記者:馬景飛、碭山縣融媒體中心 董蕭 許棟溢
新媒體編輯:陳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