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帽子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碳中天飛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7月全國發電、和滿用電情況,發改并就當前各地推進“雙碳”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委罕國家投放儲備銅鋁鋅效果如何,見批怎樣應對國內化肥價格上行等熱度問題一一回應。帽子
孟瑋首先介紹,和滿從發電看,發改7月份,委罕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9.6%。見批1-7月,帽子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3.2%,碳中天飛比2019年同期增長12.2%,和滿兩年平均增長5.9%。從用電看,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8%。1-7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5.6%。
近日,發改委印發《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從能耗強度降低情況看,今年上半年,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省(區)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10個省份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全國節能形勢十分嚴峻。
該文件要求,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9省(區),對所轄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暫停國家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以外的“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
有地方、行業、企業推進“雙碳”工作有所“跑偏”
對于“雙碳”工作的推進情況,孟瑋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確實出現了有些地方、行業、企業的工作著力點有所“跑偏”,采取的行動措施不符合實事求是、尊重規律、循序漸進、先立后破的要求,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一是目標設定過高、脫離實際。有的地方、行業、企業“搶頭彩”心切,提出的目標超越發展階段;有的地方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停;有的金融機構驟然對煤電等項目抽貸斷貸。
二是遏制“兩高”行動乏力。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是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但有的地方口號喊得響,行動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違規上馬“兩高”項目,未批先建問題比較突出。
三是節能減排基礎不牢。碳達峰碳中和與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一脈相承,有的地方對節能減排工作不夠重視,能耗“雙控”落實不力,上半年能耗強度降低形勢比較嚴峻;有的行業沒有扎實做好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而是寄希望于某種技術一勞永逸解決問題;有的機構蹭熱度、追熱點,熱衷于打標簽、發牌子,碳中和“帽子”滿天飛。
“這些現象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馳,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孟瑋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發改委將樹立正確導向、細化政策要求、抓好工作落實、加大督導力度,及時發現并糾正相關問題,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跑偏、不走樣。
河南暴雨災害對糧食生產影響有限
河南作為我國產糧大省,近期遭受特大暴雨襲擊,是否會影響到糧食生產? 孟瑋對此表示,數據顯示,河南省農作物受災面積1600多萬畝,總體上,對全國糧食生產影響有限。
“糧食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波動。”孟瑋表示,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國家糧食儲備充裕,收儲調運能力增強,糧食產供儲加銷體系日益完善,市場供給是有保障的,糧食價格不會因此次暴雨災害出現大幅上漲。目前,河南受災地區糧油肉等農副食品貨源充足、價格平穩,局部地區不易儲存運輸的鮮菜特別是葉類菜價格小幅上漲,但漲幅均在正常波動范圍內。
據悉,發改委已緊急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7.95億元,專項用于受災嚴重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其中,用于受災最嚴重河南省的專項投資達6.44億元。
孟瑋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密切關注災情后續影響,加強對受災地區農產品(5.710, -0.08, -1.38%)生產形勢和市場供應監測,指導和支持地方做好災后補種改種工作,減輕因災損失,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
兩輪銅鋁鋅儲備投放27萬噸,緩解部分企業壓力
孟瑋介紹,近期,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的部署,發改委會同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分別投放了2批次國家儲備銅鋁鋅,共計27萬噸。
孟瑋指出,從市場反應看,相關企業積極參與競買,成交價均低于市場價格。此次國家儲備投放,有3個突出特點:
一是投放方式分批次、不定期、不定量,這樣做有利于根據供需形勢、市場預期、企業需求等方面變化,靈活開展市場調節,提高預期引導效果。
二是面向加工制造企業定向投放,盡可能排除貿易商等中間環節,防止囤積居奇,讓實體企業直接獲得實惠。
三是采用網絡公開競價,在規則上盡可能向中小企業傾斜,有利于廣大制造業中小加工企業充分參與,為其提供了補充庫存的機會窗口。
孟瑋表示,目前來看,兩輪儲備投放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社會各界普遍反映,儲備投放體現了國家確保大宗商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決心信心,引導了價格預期,緩解了部分行業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壓力。
孟瑋指出,下一步,發改委還將持續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情況,統籌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包括加大增產增供、適時儲備投放、加強進出口調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等,切實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近期部分化肥品種價格漲勢已明顯趨緩
孟瑋介紹,化肥是糧食的“糧食”。今年以來,受生產成本提升、國際市場價格傳導、社會庫存較低等因素影響,國內化肥價格上行。為保障國內化肥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發改委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
一是春耕期間,連續3個月組織投放部分國家化肥商業儲備,期間全國氮肥、磷肥和復合肥價格漲幅明顯收窄,部分月份、部分種糧大省價格明顯下降。
二是推動200億元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盡快落地,緩解農資成本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
三是約談提醒重點化肥企業,要求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依法合規有序經營;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化肥市場監管,對涉嫌哄抬價格的化肥企業立案調查,維護化肥市場秩序。
四是鼓勵有關行業協會發布倡議,呼吁企業增加生產供應、穩定市場價格。據監測,近期部分化肥品種價格漲勢已明顯趨緩,有關政策措施已起到積極效果。
孟瑋表示,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分析研判,綜合施策、長短結合,積極采取包括推動降低化肥企業生產成本、支持企業提高開工率和產量、加強儲備和進出口調節、暢通化肥成品及原輔料運輸配送、維護化肥市場流通秩序、大力推進化肥減施增效等政策措施,保障化肥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此外,孟瑋還提到,當前國內生豬產能總體恢復勢頭良好。據監測,截至7月底,全國生豬存欄同比增長31.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長24.5%,已經恢復至正常年份水平。未來一段時期,隨著消費趨旺,生豬養殖利潤可能逐步回升,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養殖場和養殖戶的積極性。后續發改委將持續跟蹤生豬、能繁母豬存欄變化與豬肉價格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