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東亞一份報告顯示,東亞6個能源消耗大國到2025年可以在不犧牲經濟增長的可實情況下穩定實現能源轉型。這份題為《變革之風:東亞可持續能源前景》的現能型報告認為,東亞地區如果大規模提升能效,源轉協力轉向可再生能源,東亞就能同時實現穩定溫室氣體排放、可實加強能源安全、現能型改善當地環境三個目標。源轉但報告同時強調,東亞要步入可持續能源增長軌道,可實東亞地區需要在現有基礎上每年凈投入800億美元的現能型追加投資。
報告指出,源轉如果東亞國家堅持走低碳增長道路,東亞到2030年可再生資源(包括水能、可實風能、現能型生物質、地熱、太陽能等)可以滿足東亞地區很大一部分電力需求。為此,報告建議東亞國家為實現能源轉型采取五方面的措施:一是挖掘東亞地區的巨大能效潛力。要促進節約能源,需要綜合采取能源定價改革,在整個經濟中設定能源強度目標以及財政激勵手段。二是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到2030年滿足一大部分電力需求。三是加快創新和新型清潔技術開發。鑒于技術開發需要較長的周期,需要加大研發和示范力度。四是跨部門聯手實現城市規劃智能化。要實現大幅降低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可以根據城市高度密集空間緊湊的趨勢進行智能化城市規劃。五是發達國家需要轉讓大量資金和低碳技術。提高能效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了成本和風險,需要發達國家大量的優惠融資,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