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隊的半島報特姜華珺 、帖雅娜,都市新加坡隊的派記李佳薇、馮天薇,外乒如果不是尷尬成為“海外兵團”的一分子,恐怕很難在國際乒壇取得今天的半島報特成就。因此,都市越來越多懷揣夢想的派記年輕人追尋他們的老路而去。在莫斯科世乒賽上,外乒黃色面孔穿著各種各樣的尷尬隊服出現在大家面前。但前往異國他鄉并不意味著成功唾手可得,李佳薇和馮天薇,往往只是一個童話。
即便地位貴如李佳薇,也要承受很多無奈。新加坡記者林心怡告訴我,新加坡人對于“海外兵團”有著很復雜的感情,一方面對于他們取得的成績難以割舍,一方面又遺憾他們不是本土選手。
而對于那些可能永遠無法站在聚光燈下的人們來說,出國打球,可能僅僅是一個糊口的理由。在剛來莫斯科的一天,跟我同機抵達的有個湖北女孩,叫楊芬,本次世乒賽她代表剛果隊參賽。楊芬并沒有在國家隊待過,在龐大的“海外兵團”中,她也只是一個無人知道的配角。提到國家隊隊員的時候,楊芬的眼里充滿著粉絲一樣的神情——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她都很難有機會與這些金字塔頂端的人們交上一回手。
還有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沖突。世乒賽開打的第一天,楊芬的隊友、另外一個中國女孩就遇到了麻煩,由于嗓子發炎,她需要去藥店買藥,無奈既不會說俄語也不會說英語,買藥的事情只好作罷。如果她是中國隊的成員,所有這些事情都無需自己操心。
這就是“海外兵團”,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尷尬的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