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月北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月度報告。同比數據顯示,上漲10月北京C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3.0%,月北漲幅比9月高0.2個百分點。同比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上漲從同比來看,月北北京10月CPI漲幅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同比首次達3.0%。上漲其中,月北食品價格上漲4.4%,同比影響CPI上漲0.68個百分點,上漲非食品價格上漲2.8%。月北消費品價格上漲2.8%,同比服務價格上漲3.3%。上漲
具體來看,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0.08個百分點 。其中,豬肉、牛肉、羊肉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5.6%和6.9%,豬肉價格上漲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針對10月北京市豬肉價格波動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從新發地市場了解到,近期國內養殖場要使調出省份的毛豬能夠進入調入省份,從而盡快被市場所消化,而今后白條豬的供應有可能由運豬向運肉轉變。同時,毛豬主產區(調出省份)應該抓緊時機適當加快現代化屠宰廠的建設,北京的屠宰廠近期也有到毛豬主產區建廠的打算。
新發地市場統計部劉通表示,總體上來看,毛豬存量還是比較充足的,價格暫時不具備上漲的動力;白條豬的價格也會圍繞目前的價位小幅波動一段時間。
此外,鮮菜、鮮瓜果、雞蛋三項價格同比漲幅共影響CPI上漲0.5個百分點。其中,臍橙、梨和蘋果等新果上市,鮮瓜果價格季節性環比上漲4.0%,影響CPI環比上漲0.08個百分點。而在鮮菜供應方面,數據顯示,10月北京市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8.5%,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31個百分點;但從環比看,下降了6.8%,影響CPI環比下降0.1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指出,秋季菜、冬儲菜供應充足,夏季臺風影響的部分地區補種的蔬菜也在10月中下旬上市。同時,雞蛋在氣溫轉涼后產能提高,中秋國慶后需求有所回落,價格環比下降4.5%,影響CPI下降0.02個百分點。
在非食品方面,數據顯示,10月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8%,影響CPI上漲2.34個百分點,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均為上升。其中,教育文化和娛樂、居住、交通和通信等價格分別上漲4.9%、3.0%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