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每年新發病例近千萬 魯迅筆下的癆病“癆病”怎么治? | |

中新網北京3月24日電(張依琳)魯迅的小說《藥》中,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買人血饅頭治“癆病”的全球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癆病”就是每年結核病,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新發迅筆下的學網疾病之一,結核病已和人類糾纏上萬年。病例 3月24日是近千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哪些人容易中招?如何預防這個“白色瘟疫”? 全球一年新增結核病人近千萬 據世衛組織去年10月發布的魯聞科《2021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2020年,治新全球新發結核病患者987萬人,癆病我國仍是全球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劉曉清介紹,每年結核病是新發迅筆下的學網一種古老的疾病,最早可以追溯至7萬年前,病例曾經被稱為“白色瘟疫”。近千 結核病是魯聞科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人體所致,幾乎可以累及各個器官,表現多種多樣,被稱為“萬能模仿者”。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博士楊崢蓉稱,結核病中最高發的是肺結核,通過呼吸道傳播。所以結核病不等于肺結核。除肺結核外,肺外結核也非常多見,人體除頭發、牙齒和指甲外的任何組織和器官都可能受到結核分枝桿菌的侵犯。 結核病“元兇”為啥這么難消滅? 醫生介紹,結核病的“元兇”——結核分枝桿菌在與人類共同進化的過程中,為適應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聰明”。 它的傳染性強,十分“狡猾”(懂得長期潛伏、伺機而動),同時有耐藥性(可對多種一線抗結核治療藥物耐藥)、致病復雜性(復治患者耐藥率約18%)、難獲得病原(我國肺結核患者中病原學確診率約55%,綜合醫院活動性結核病患者病原學確診占比不到1/3)等等,形成了獨特的致病特征。 哪些人容易中招? 劉曉清表示,結核病的傳染源是正在患病的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其中病原學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 當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可產生大量含結核菌的飛沫微粒,這些微粒可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可長達4至5小時,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可因吸入這些微粒而被傳染。 而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者(人體受到結核分枝桿菌抗原刺激后出現的持續免疫反應,但沒有表現活動性結核病臨床證據的一種狀態)、治愈的肺結核患者不具有傳染性。 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者是否會發病不僅與感染結核菌的數量、毒性因素有關,還與人體免疫力有關。 例如,嬰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塵肺、糖尿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腎臟病患者、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長期應用激素抑制劑者、生活飲食不規律及精神壓力大的潛伏性結核感染者發生活動性結核病的風險遠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 懷疑自己得了結核病,怎么辦? 一些人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盜汗、體重下降,或通過健康查體發現胸片出現“陰影”,就開始胡亂猜測,是結核? 醫生提醒,肺部陰影不一定是肺癌,發熱伴肺部陰影大部分以良性疾病為主,可分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包括結核、其他細菌、真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而非感染性疾病則包括肺癌、肺受累等等。 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診。首先進行胸部CT檢查、驗血、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痰液檢查等。 楊崢蓉提醒,即使確診也不必太過擔心,結核病一般預后良好,部分結核病患者可通過自身抵抗力自愈,影像表現為鈣化灶,絕大多數患者只要遵醫囑,經過正規的抗結核治療就可以痊愈。但切忌隱瞞病情或盲目就醫而導致延誤治療、傳染他人。 對于普通人而言,可以在飲食與運動方面來增強自身免疫力,規律作息,保持樂觀心態,盡量避免與肺結核患者接觸,若探視需戴好N95口罩,注意室內通風,多吃蔬果、多曬太陽、戒煙戒酒,一旦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盜汗、體重下降等疑似結核癥狀要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