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在虛擬現實技術(VR)上同樣有較為明顯的體現。作為一項誕生于上個世紀的技術,受限于各個技術的瓶頸,直到近幾年VR才逐漸實現了聽覺、視覺上的近乎真實的模擬,以及靈敏的人機交互。也正因如此,當VR再次進入我們生活并慢慢被大眾接受的時候,它首先得到成熟應用的領域卻是影音娛樂。
但事實上,VR在工作中的價值尤其是醫療工作中的價值,或許遠高于其娛樂價值。這并非天方夜譚,甚至此前在倫敦克倫威爾醫院中,就有過醫療團隊佩戴最新款的VR頭顯進行兩例脊椎手術的案例,盡管這聽起來匪夷所思。
相關報道中提到,這種設備的使用為治療患者帶去了巨大的改變,使得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程序,利用3D模型和其他工具制定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方案從而提升實驗的成功率。
這種影響或許可以評價為是“顛覆性”的。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實現這一點意味著VR在滿足現實與虛擬現實之間的交互的同時,解決了包括網絡延遲、畫面延遲、性能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甚至一定程度上還做到了體積的控制。從而操作的角度來說,能夠在手術過程中使用,自然也能在其他精度要求低于外科手術的場景應用。假設我們將這種VR的系統與手機系統類比,那么理論上VR也可以像手機一樣,與現在許多智能化科學儀器進行聯通。
帶著VR做手術的成功或許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數碼產品使用理念。試想一下,在如今5G超低延遲的大環境下,借助互聯網與實驗室機器人技術,理論上是不是也可以實現通過VR眼鏡與實驗室建立聯系,然后通過與虛擬現實交互實現實驗室大型儀器控制,在不親臨實驗室的情況下,完成實驗操作的工作。
科技的發展或許真的在顛覆我們對傳統操作的認知。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