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特(Laithwaite’s,撲朔一家英國酒商)從一項最新的迷離調查研究中發現,消費者從葡萄酒品酒筆記中只能找到只言片語的酒筆記可用信息。
這次的調查對象為1000名非常關注葡萄酒信息的人,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55%的人認為很多品酒筆記并不能幫助他們真正了解葡萄酒的口感。調查一共用到了43個品酒筆記,主要來自一些著名的葡萄酒品牌,并且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現實生活中,這些品酒筆記能為人們品酒所帶來的幫助卻非常有限。
其中有37%的調查者認為“骨架堅固(Firm skeleton)”這個詞最沒用, 而35%的調查者認為“骨架較老(old bones)”這個詞語沒什么用處,還有31%的調查者則認為“神經質(nervy)”同樣給人沒用的感覺。
其他幫助較小的詞匯還有:
“潮濕的石頭(wet stone)”,投票率27%;
“舌頭刺痛(tongue spanking)”,投票率21%;
“縈繞心頭(haunting)” 投票率21%;
“春天的灌木(spring hedgerows)” 投票率19%;
“沉思(brooding)” 投票率18%;
以及“植物的(vegetal)”、“皮革的(leathery)”、“厚實的(chunky)”和“礦物質的(minerality)”。
正如《飲品貿易》(The Drinks Business)之前報道的那樣,在品酒筆記中對葡萄酒進行描述時具體應該使用哪些修飾性的詞語,有關這方面的討論現在仍然非常激烈。
品酒筆記一般都會對葡萄酒的風土條件和個性特征進行夸大其詞的描述,葡萄酒大師莎莉?伊斯頓(Sally Easton MW)解釋道,“實際上葡萄酒中的礦物質味道,有時很少,有時根本嘗不到”。
“新鮮的”被視為最有用的品酒描述詞,緊隨其后的是“燦爛(zesty)”和“桃子風味”。
拉斯維特的葡萄酒顧問——葡萄酒大師賈斯汀?霍華德?斯內德(Justin Howard-Sneyd MW)認為,這個調查結果并不令人感到驚訝,他講道“如何描述葡萄酒并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因為葡萄酒和它的風味都非常具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而且大多數人們都憑借主觀感受去進行相應的判斷。”
同樣一款酒,在我看來它帶有“櫻桃”口味,但是別人品嘗過后,認知的酒感和風味可能會與我完全不同。這就是為什么在涉及到葡萄酒的品酒描述時,人們用來評價和描述葡萄酒的語言會如此之多。
“我們過去可能都曾使用過夸張的語言去描述一款葡萄酒和它的口感風味,這是一個敲響的警鐘,它期待著整個葡萄酒行業做出全新的改變。”
品酒筆記中的“花香”一詞再次出現了問題,最近安德魯?杰福德(Andrew Jefford)在《醇鑒》(Decanter)雜志的專欄提道,“一篇好的品酒筆記應當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而現在卻連一些知名作家都會寫出一些不甚詳實、枯燥乏味、語無倫次甚至讓人覺得可笑的品酒筆記來。"
休?約翰遜(Hugh Johnson)在他的著作《生命吐露》一書中提及,自己曾經被問到是否喜歡電視上描述的品酒方式,當時他回答說:“這是一檔很好的電視節目,但畢竟品酒不像制作水果沙拉那么簡單,那些簡短的敘述并不能真正的幫助人們非常清晰的了解葡萄酒。”
在這本書中,他認為太多的品酒筆記已經變得公式化,但是由安妮·諾布爾(Anne Noble)教授創造的“香氣輪盤”以及與其相類似的埃米爾?培諾(Emile Peynaud)教授發明的異味識別法,將日漸公式化的品酒筆記引入一個全新的、讓人意想不到的領域,并且已經生根開花結果。
版權說明:凡本站注明“紅酒世界”、“紅酒世界網”、 “紅酒世界原創”、“紅酒世界網原創”、“紅酒世界獨家”或“紅酒世界網獨家”的作品,轉載請注明稿件來源:“紅酒世界網(www.wine-world.com)”。
來源:The Drinks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