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雙碳”戰略深入推進、首鋼生物工業領域加速探索低碳轉型路徑的朗澤當下,工業尾氣資源化利用成為破解“減碳”與“增效”矛盾的乙醇重要方向。2024年11月8日,入列燃料北京首鋼朗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鋼朗澤”)自主研發的國家工業含CO工業尾氣生物合成無水乙醇示范項目,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正式投產。案發展作為全球首套利用鋼廠尾氣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合成無水乙醇的推動萬噸級項目,該項目不僅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循環其核心產品——無水乙醇,經濟更成為首鋼朗澤踐行綠色發展、首鋼生物撬動工業低碳轉型的朗澤關鍵載體。
首鋼朗澤乙醇產品的乙醇核心競爭力始于生產端的革新。傳統乙醇多依賴玉米、入列燃料甘蔗等農作物發酵制取,國家工業而首鋼朗澤通過合成生物技術,案發展以工業尾氣為原料生產乙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該方式可減少對糧食資源的依賴并節約耕地,更具成本優勢:2023年1-12月,公司乙醇平均生產成本約4990元/噸,較同期糧食制取乙醇約7000元/噸的成本,下降20%-30%,原料成本優勢顯著。產品以液態形式儲存于儲罐出售,近三年銷量與營收穩步增長,是公司核心收入來源。
憑借成本與環保雙重優勢,首鋼朗澤乙醇產品在多領域實現深度應用。在國內市場,其乙醇主要作為車用燃料原材料,依托與國內領先石油天然氣生產商及乙醇分銷商的合作關系,融入車用燃料體系。該產品不僅助力乙醇混合汽油改善空氣質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因高辛烷值特性提升發動機性能,且河北首朗一期生產的燃料乙醇已納入《國家生物燃料乙醇總體布局方案》,并獲河北省發改委推薦進入當地石油銷售系統,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在國際市場,乙醇作為基本化工原料出口至歐洲、美國,用于生產香水、化妝品、清潔劑、包材及可持續時尚產品,累計出口量達5790噸,服務于聯合利華等知名品牌,精準契合全球消費品客戶對ESG標識材料的需求,為消費品行業可持續發展賦能。

此外,首鋼朗澤正積極拓展乙醇下游高附加值領域,其中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重點方向。其乙醇以低碳可持續方式生產,符合SAF原材料要求,具備獨特競爭優勢。據悉,公司曾出口乙醇至LanzaTechGlobal用于生產SAF,助力2018年美國奧蘭多至英國倫敦的商業飛行,該SAF較傳統噴氣燃料最多可減碳80%,契合全球航空脫碳目標。
作為首鋼朗澤“CO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核心產物,乙醇產品為企業帶來穩定營收,更以每噸乙醇消耗約0.5噸CO的減碳效益,契合國家“雙碳”戰略。從車用燃料到消費品化工原料,再到未來的SAF,其多元應用場景持續拓展,既鞏固了首鋼朗澤在生物制造與CCUS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鋼鐵、焦化等行業尾氣“變廢為寶”提供示范,對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