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年度2022年度安徽省發展民營經濟考核結果公布,全省宿州市位居全省第六,發展受到通報表揚,民營并將獲得政策激勵。經濟居第
為推動中小企業發展,考核近年來,市位市經信局圍繞產業發展、年度改革創新、全省紓困解難等方面,發展相繼牽頭制定《關于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創業熱情成就企業家創意創新創造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民營實施細則》《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2321”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會同市直有關部門,經濟居第借助“四送一服”“新春訪萬企”“企業包保走訪”等活動,考核持續開展民營企業政策宣講活動,市位深受廣大中小企業好評。年度截至2022年年底,我市私營企業戶數由2020年的86055戶增至116616戶,每萬人擁有私營企業戶數由2020年的150戶/萬人增至219戶/萬人,企業規模逐年擴大,民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實施“3111”工程、制造強市建設、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全市中小企業持續發力,工業經濟規模不斷壯大。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居全省第9位、皖北第2位;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7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1129戶,為近年來新高;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5.1%,居全省第7位。市經信局堅持以抓大、育小、培優為目標,實施優質企業梯隊培育行動,積極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截至目前,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國家級綠色園區1家、國家級綠色產品2個;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68家、省級數字化車間21個、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2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0家。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積極爭取制造強省、融資擔保降費獎補等資金,安排制造強市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我市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企業信息化等。同時,在資金兌現過程中,不斷優化簡化惠企政策兌現流程。截至目前,40%的制造強市獎補資金已實現“免申即享”。持續深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市綠色家居建材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上線發布,省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企業800余家,建成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宿州云谷軟件園、宿州市數智云創軟件園掛牌成立;新培育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2個、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1個,新認定省級智能工廠1家、省級數字化車間6家、省級服務型制造業企業1家。
全媒體記者:鄭 彬
新媒體編輯:陳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