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徐金龍等研究人員利用FAST中性氫觀測數據,天眼揭示了近鄰星系群中的揭示鏡星一個大質量透鏡星系是由一個晚型的漩渦星系在一群矮星系的潮汐作用下通過形態轉化所形成。這一發現為大質量透鏡星系是大質如何形成的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同時,量透也首次發現了一個光學亮-暗星系對,系形新聞其伴星系可能是成新一個新形成的原星系,這一發現也將為星系形成領域的科學研究帶來新的視角。 不同類型的中國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是天體物理的一大重要問題。透鏡星系(S0),天眼在哈勃分類序列里位于早型的揭示鏡星橢圓星系和晚型的漩渦星系之間,由一個中心核球和一個沒有旋臂的大質恒星盤所組成,多數都缺乏氣體。量透目前,系形新聞在觀測和數值模擬上都普遍認為透鏡星系是成新由一個漩渦星系通過環境剝離機制或者是由兩個漩渦星系通過合并所形成。 宇宙中一半以上的透鏡星系是被發現位于星系群中。位于一個近鄰星系群中的NGC?1023是目前所有發現的透鏡星系中,距離我們最近的氣體豐富的大質量透鏡星系。通過使用高靈敏度和高譜分辨的FAST對NGC?1023進行中性氫(HI)觀測,解析出該透鏡星系在與四個矮星系相互作用(圖1)。特別是發現其中一個最大的矮星系已經掉入到NGC?1023的氣體盤中,與盤中的一個大質量氣體團塊形成了一個罕見的亮-暗星系對,并觸發了年輕的星團形成(圖2)。該大質量氣體團塊被發現具有與矮星系相同的物理、動力學特征,但沒有光學對應體,表明其可能是一個新形成的原星系。最后,通過結合光學等多波段數據的動力學分析,給出NGC 1023是在一群矮星系的潮汐作用下通過形態轉化所形成。 本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論文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ApJ?Letters上。 文章鏈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2041-8213/ad0cf5  圖1. S0星系NGC 1023的中性氫輻射圖。右上小圖是其光學DSS-B波段輻射圖  圖2.亮-暗星系對。光學波段亮的星系為NGC 1023A,而暗的星系為NGC 1023E。其中綠色圈和紅色圈代表了形成的年輕星團,年齡約為100 Myr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