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劉詩雯攜手進行的雙打,并沒有讓丁寧感覺世乒賽真的來了,因為比賽安排在副館,場地距離觀眾看臺真的只有一步之遙,很多球迷干脆不坐在座位上,直接站在了臨場指導的教練肖戰背后,這讓丁寧覺得不太適應:“啊,這么多人,離的這么近。”
不過丁寧總是能夠將麻煩看淡,看到事物兩面性中的積極一面,所以盡管在杜塞爾多夫的首秀實在像極了沒有什么大賽氛圍的嘈雜訓練,但丁寧也會從中發掘出不一樣的氛圍來:“因為離觀眾近,又聽到很多中國球迷給我們加油,感覺雖然是在德國,但也跟主場作戰似的。”
賽后采訪、放松拉伸、坐車回酒店、吃點東西、準備一下第二天的比賽、睡上一覺,今天上午十點,丁寧又精神抖擻地出現在了主館的場地上。因為有了燈光環繞的入場環節,有了播報姓名的賽前儀式,丁寧終于感覺到世乒賽來了。
面對白俄羅斯選手達里婭,丁寧自然是毫無懸念的4比0輕取,四局比賽只讓對手拿到了13分。雖然是實力相差懸殊的一場比賽,但丁寧這四局打得都是有的放矢,并不只是簡單地來贏個球而已。
為丁寧本場做場外指導的李隼解析道:“丁寧第一場整體發揮是非常好的,前兩局主要就是要把她自己的節奏打出來,注意前三板的控制,后兩局則主要是對于球館空間感的一種適應,因為她特點是左右移動比較好,但是這個館大,她前后移動的感覺還需要在比賽中磨練,特別第四局主要讓她在練正手搶攻,發不同的球,用正手進攻。”
相比于昨天晚上嘈雜的副館,更有比賽感覺的主館讓丁寧對于比賽的投入性更高了一些,不過她還是發現了一點小問題:“總感覺我腦袋上有個攝像機在飛啊飛,老有影子在地上。”丁寧的感覺很準確,在她這片場地上面,的確有一個轉播用的儀器“飛貓”在來回移動,不過無論是主副館的轉換,還是教練員之間的轉換,抑或是頭頂上的儀器,都不能對丁寧造成任何的阻礙。
作為上屆蘇州世乒賽的女單冠軍,丁寧在衛冕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因為整個中國女單只有她一人獨守上半區,李隼認為丁寧的任務十分艱巨,但是丁寧卻不覺得這是太大的問題:“壓力當然有,但這對自己也是很好的考驗,希望自己能夠靜下心來,把每一場比賽都準備好?!?br> 縱然世乒賽前的狀態不算好,在亞錦賽上早早就輸了球,縱然日本選手這一次來勢洶洶,縱然自己的隊友們個個實力也都非常強勁,但是丁寧不會去想已經過去的和還沒發生的。她專注當下,以場上嚴謹場外輕松的心情面對著本屆世乒賽,期待著自己心中那個結果和目標。 !